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https://www.0511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编程要点 > 资讯 > 正文

对话姚劲波:去农村抢占中国数字化的最后一块堡垒 | 钛媒体直击乌镇

发布时间:2018-11-12 21:41:02 所属栏目:资讯 来源:钛媒体APP
导读:副标题#e# 原标题:对话姚劲波:去农村抢占中国数字化的最后一块堡垒 | 钛媒体直击乌镇 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现场,题图来自钛媒体摄影师陈拯 钛媒体注:本文为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系列报道,更多大咖对话,请关注专题“【钛媒体直击】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原标题:对话姚劲波:去农村抢占中国数字化的最后一块堡垒 | 钛媒体直击乌镇

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现场,题图来自钛媒体摄影师陈拯

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现场,题图来自钛媒体摄影师陈拯

钛媒体注:本文为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系列报道,更多大咖对话,请关注专题“【钛媒体直击】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2018”

在赶去乌镇参加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半个月前,姚劲波刚刚办完一场“农村互联网大会”。

“每年在我老家办一次农村互联网大会,58同镇计划覆盖中国所有乡镇。”10月24日这天,姚劲波发了条微博。农村互联网大会由58同城主办,举办地在湖南省益阳市——姚劲波的老家。

三年前,姚劲波回去农村,还觉得很多事情都做不了,“除了给他们钱,不能给他们任何东西。”

但现在,姚劲波觉得终于可以用互联网做点事情,“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等是在一两年之内迅速成形的,所以很多服务还没来得及跟进,这方面还有非常大的创新空间。估计未来会有较大比重的人从农业走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就业。”

58同镇可以理解为乡村版的58同城,是58集团在2017年推出的新战略业务。通过在各地乡镇招募有影响力的人培训成为站长,收集发布当地政策公告、农产品销售、求职招聘、商业推广等民生信息。

11月8日,在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一场圆桌讨论中,姚劲波提到,“今天在城市里面出现的东西,在农村会有另外的版本出现。”

姚劲波不止一次提到过这句话,在接受钛媒体在内的媒体采访时,姚劲波表示,“像淘宝、拼多多、抖音、快手,基本上每个品类都能以某种方式出来一个新的品牌或是新的服务。”

抢占中国数字化的最后一块堡垒

延续每年带着新项目来乌镇露面的习惯。今年,姚劲波把58同城副总裁、58同镇业务负责人冯米介绍给了大家。去年参加媒体沟通会时,姚劲波带着的是58到家CEO、58速运董事长陈小华、58速运联席CEO林凯源,转转公司CEO黄炜。

下沉,是58集团目前的重要战略之一。

今年3月份,为配合公司的下沉战略以及拥抱微信等社交红利,58集团宣布正式成立社交事业群,是继人力资源事业群、房产事业群、本地服务事业群及汽车事业群之后的第五大事业群。58同镇从站长信息枢纽、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以及运作方式,都是基于微信生态体系。

两个月后,在《姚劲波答雷军:58是谁?58为什么而奋斗?》一文中,姚劲波再次提到,“我们相信,乡村地区是中国数字化的最后一个堡垒,乡村互联网未来有大机会。我们应该把过去十几年在城市中积累的经验和数据借鉴到乡村数字化发展中,服务乡村居民。”

在下沉的时候到底是以村为点、以镇为点,还是以县为点?58同镇负责人冯米觉得,“就算我们有一天会下沉到村的层面,我们也应该先把镇这一级先做好,做扎实做透,把B和C生态先建起来之后,我们再往下沉可能会更好一些。”

“一个公司一辈子能成功一个产品是成功公司,成功两个产品是一个很成功的公司,如果能成功三个产品是个伟大的公司。”刚说完这句话,姚劲波就被问到“58同镇是第三个产品吗?”

姚劲波笑言,“58同镇希望能成功,我觉得整体来说58同城算一个,如果说转转、58到家也算的话,他们还只能算小成。我觉得今天58同镇的级别跟他们在一个级别,而且同镇势头应该是更好的。”

为体现这种势头,58同镇上交了一张“成绩单”:截至2018年7月底,58同镇已经在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开设站点超过2800个,有1万余个生活信息服务平台在各地运营;过去一年,58同镇便民服务、社交与公共服务,以及生活服务类的访客人数与新增信息量均以近20%的月均复合增速发展。

再造一个流量平台

“说实话58同镇也是个意外,是我们N多个项目里的一个。”在发现新业务时,姚劲波的思路是多尝试,把留下的那个项目战略级别提高,然后给足资源。

在这种方式下,2014——2015年58集团拆分了58到家和58速运,2016年拆分了瓜子二手车,2017年拆分了转转,推出了58同镇。目前,58集团已经形成了包括58同城、安居客、赶集网、中华英才网、58到家、转转、58同镇在内的子品牌。

当触角越来越多,边界愈发模糊,定义58便成了一个难题。在那封“答雷军”的信中,姚劲波提到要“重新定义58”。

姚劲波觉得不能单纯称58是信息平台,“58同城已经是一个流量巨大的平台,在很多品类我们流量已经足够大。下面工作是怎么把他从一个简单的、很薄的一层变成越来越厚的一层,让平台价值更大。”

如何从薄变厚?姚劲波坦言,“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不是一下子可以跳过去的,是一点一点从薄变厚,我们在深耕房产、招聘这几个板块变成开放平台,通过投资,通过我们自己做一些服务,利用我们在互联网在流量方面的优势,吸引我们的客户或者说引导我们的客户更多地往产业互联网升级。”

关于流量,业内普遍认为线上流量红利殆尽,在以技术以及模式创新起家的互联网企业正组团向线下转移时,不少人对因聚合效应而产生的流量是否失效产生了疑问。

姚劲波对于流量有着不同的理解,“当所有人都认为红利已经结束的时候就会有新的东西出来扛起风口,这么多年中国互联网也没失去风口,农村互联网是风口、AI是风口、产业互联网是风口。”

那么基于城市本地生活服务,在未来几年增长会比较有限吗?面对疑问,姚劲波坦言,“58同城相对比较稳定增长,Ta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

58同镇是姚劲波想要再造的下一个流量平台,“流量红利还是在的,比如58同镇月对月的增速很多时候超过20%,这种增速只在58同城早期出现过,2007、2008年出现过。”

但姚劲波对于58同镇的期望又不仅仅是一个流量平台,“如果58同镇这个流量平台成形以后,我们将发现太多事情可以做了,我们更多是需要看到机会,看到这个机会里面的创业者,然后我们成为一个生态能够投资,和更多人一起来做好乡镇市场。”(本文首发钛媒体,采访、撰文/付梦雯)

对话实录

11月8日,在乌镇互联网大会现场,58集团董事长姚劲波、58集团副总裁、58同镇业务负责人冯米接受了包括钛媒体在内的媒体采访,以下是对话实录,钛媒体编辑删减整理。

Q:58如何去发觉一个新的、以前没有被关注到的市场?

姚劲波:我们公司的创新业务往往不是规划出来的,说实话58同镇也是个意外,是我们N多个项目里的一个。我们往往会说大方向可行就去试,我们会试很多,把留下的战略级别提高,然后给Ta足够的资源。

一个公司一辈子能成功一个产品是成功公司,成功两个产品是一个很成功的公司,如果能成功三个产品是个伟大的公司。

Q:这是(58同镇)第三个吗?

姚劲波:58同镇希望能成功,我觉得整体来说58同城算一个,如果说转转、58到家也算的话,他们还只能算小成。我觉得今天58同镇的级别跟他们在一个级别,而且同镇势头应该是更好的。

Q: 为什么叫58同镇?58同镇这个项目怎么定位?

姚劲波:最后决定叫58同镇,还是因为我们觉得镇的业态会多元一些,可能乡的话更多是农业。镇的话,一二三产业都有涵盖。而且这个确实也符合市场对乡村振兴的期待,不是只有农业好,而是更多产业协调发展。

冯米:这个名字定的非常准。因为分类信息平台,服务的是一个区域从B到C的信息流动,服务的是民生的生活服务。58同城这么多年在城市里面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也有了很强的能力和经验。

但是在下沉的时候到底是以村为点,还是以镇为点,还是以县为点?我觉得,就算我们有一天会下沉到村的层面,我们也应该先把镇这一级先做好,做扎实做透,把B和C生态先建起来之后,我们再往下沉可能会更好一些。

Q:未来会围绕更下层比如乡镇这种企业做相关投资?如何看待农村创业者?看好哪些农村项目?

姚劲波:我们在农村投资和收购了不少公司,现在一个优秀的创业者愿意去做农村这个市场本来就是很稀缺的,因为农村市场可能还要三年五年甚至十年才会真正成熟,才会有收获。

如果城市级别创业者,我们更看好那些白马创业者,比如已经有成功经验的,因为城市市场方向相对清晰,所以白马的创业者对资金、人才的吸引力会更强一些。

但农村创业者会看他的潜力和他的韧性,包括我们做58同镇这两年我们都没有什么收入指标,我们还是把它作为一个投入成本项目来看,作为一个长期的潜力项目来看,我们对农村的互联网创业者也是同样看法。

我自己感觉今天在城市里面已经出现的很多东西,在农村会有另外的版本存在。像淘宝、拼多多、抖音、快手,基本上每个品类也许都能以某种方式出来一个新的品牌或者是一个新的服务。

而且这个过程不会像城市里面一样要这么多年才形成,因为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包括智能手机等是在一两年之内迅速成形的,所以很多服务还没来得及跟进,这方面还有非常大的创新空间。

所以,其实58同镇跟58同城,往大方向看,58同镇可能会帮我们覆盖另外一半的中国人,有7亿中国人在农村住,这是一个方面。

(编辑: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