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https://www.0511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编程要点 > 资讯 > 正文

BAT们入局车联网

发布时间:2018-11-13 06:14:11 所属栏目:资讯 来源:视觉中国 文|脑极体 科技界如果有性格,那么健忘绝对是其中之
导读:副标题#e# 原标题:BAT们入局车联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脑极体 科技界如果有性格,那么健忘绝对是其中之一。 好像已经有一段日子,我们不再讨论BAT整整齐齐杀入某个风口,纠缠到难解难分。甚至讨论具体行业的时候,BAT并举的修辞都已经不那么常见。 好

技术上看,车载交互虽然已经成为了明确的产业方向,但其中还有大量待解决问题。比如语音交互中的唤醒问题、语义理解问题、语言记忆问题等等;再比如配合机器视觉与传感系统的车内多模态交互,以及结合智能摄像头达成的AR导航、路况实时预测等等。

技术突破的核心,或许在于能不能利用现有AI技术,完成驾驶核心体验的一次升级,为AI+车联网确立市场存在必要性。

而从外部环境看,BAT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基本工作依旧在于“找朋友”。我们能够看到科技公司一家家谈到了合作,但真正的突破可能是能不能用合作案例,来吸引车企进行合作,化被动为主动。

而与国际巨头达成车联网领域的实质合作,是另一个需要中国科技大佬们思考的话题。从某种程度来看,科技升级今天变成了自主品牌的专属,也就是中低端车型的专利。显然长远来看这有点尴尬。

而最重要的赛道,是哪家科技公司能直接拿出足够说事儿的产品,或者产品组合。

目前的情况是,大家各玩一套。缺乏统一标准,也缺乏可比性。甚至用户也懒得比到底哪家的车联网品质更好,只是知道都挺厉害的而已。对于购车者来说,都挺厉害意味着都不厉害,还不如仔细对比下发动机型号和座椅材质呢。

另一方面,在车联网身侧,智能城市正在成为另一个巨头齐聚的舞台。阿里在云栖大会上更新了ET城市大脑,发布了车路协同计划;而百度则在世界大会上发布了“车-路-城市”智能城市解决方案。腾讯则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讲述了智能出现的整体解决方案。

车与城市,很有可能在产业智能浪潮里发展为紧密关联的共生型市场。那么带给车联网的礼物在于,车联网与智能停车场、智慧高速等城市基础设施的联动,可能会带来一些新的机会。

而就科技巨头之间的关系来看,在车联网这片舞台上,直接竞争又近又远。

近的是怕被对方的合作网络、系统解决方案突然占据自己的目标客户。这是2B企业的根本问题,尤其在车联网这个客户并不算很多的产业里。在国内车联网命题日益升温的环境下,科技公司很可能加紧你有什么我也马上推出的“发布会竞赛”,并且更加重视生态的封闭性。

而远的是面对C端市场,以产品形态直接竞争。因为今天车联网企业,还无法拿出一套有与没有天差地别的解决方案——也就是说,车联网真正的产业价值,绝大部分还是靠我们这种文章写出来,或者在PPT上画出来——而不是车主开出来的。

另一个趋势是,车联网出现一家独大也是很难。几大科技巨头,包括汽车厂商、零部件厂商,以及原本的车联网供应链企业,都在这个领域上咬得很紧。很难出现某一巨头可以快速铺满市场的空白期。

而从市场博弈的角度看,车企也不会容忍某一两家科技巨头独霸供应链。汽厂要追求精确的成本控制、技术体验差异化,很难出现某个后端厂商一统江湖的局面。

总而言之,如何面向车企讲清楚故事是一切的关键。

这场AI与车、互联网与车的故事,才仅仅来到一个复杂剧本的开篇阶段。这个热闹的秋天,是车联网故事的播种,而不是BAT的收获季。

好在种子本身,也是价值的一部分。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BAT们入局车联网

(编辑: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