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https://www.0511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编程要点 > 资讯 > 正文

To B 十年,企业怀念定制化

发布时间:2018-11-13 06:15:10 所属栏目:资讯 来源:视觉中国 文|温二爷 很遗憾,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没能迎来企业级
导读:副标题#e# 原标题:To B 十年,企业怀念定制化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温二爷 很遗憾,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没能迎来企业级市场真正意义上的爆发式增长。 虽然中国企业在追求信息化的路上已经至少走过了10年,特别是2015年以来,SaaS一度成为风口,这曾让To B

3、提供多领域、多行业,业务复制的能力。此条的关键词是“复制”,即能够将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用户搭建业务模型的形成模块沉淀下来,并进行输出,在相似的业务场景下,去解决绝大多数其他用户的同类问题,这也是平台之所以是平台的核心价值。

4、提供业务模块审核、验证、预警的能力。作为平台,势必要承担起平台的责任,放在企业业务需求搭建平台来说,就必须要对平台上架的业务模块进行审核。

同时,平台需要支持用户将模块接入自己的系统里去进行验证,好用不好用,用上一个月,跑一跑才知道,好用就付费,不好用,可以换。此外,平台还承担着预警的责任,平台需要对业务模块进行性能监控,在性能快爆仓之前,系统得发出预警。

5、承担保护业务模块开发者权益的职责,即平台要用技术手段去保护业务模块开发者的知识产权,要加密,防破解。

寻找到通过业务需求搭建平台解决企业定制化需求的路径,而新的问题产生了:平台真正的用户是谁?

可能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觉得这个问题很莫名其妙,解决企业自己问题的难道不应该是企业用户自己吗?但二爷现在发现最有动力,且最有能力利于企业级业务需求搭建平台解决企业定制化需求的不仅是企业用户本身,其主力是企业软件代理商。原因如下:

其一,懂行业。企业软件代理商群体经过在To B行业多年的摸爬滚打,他们对行业的认识和理解极其深入,这是他们运用业务搭建平台解决企业定制化问题的基础。

其二,懂用户。软件代理商们每时每刻所思考的就是如何服务他们的企业用户,因此他们对企业在发展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该如何解决,是有发言权的,他们或许是全中国最懂企业用户业务需求的人。

其三,能挣钱。以ERP为代表的企业管理软件遭遇发展瓶颈是不争的事实,大量企业软件代理商急需找到新的业务增长模式。

此时,用协同定制的方式搭建新的业务解决方案,解决之前搞不定的用户需求,以新产品的销售激活存量客户,带来营收是代理商最热切盼望的形式。

更刺激的是,代理商往往是在某几个行业领域进行深耕,而行业用户的需求通常又具有普遍性,这意味着:代理商们搭建出是业务解决方案将具备普适性,他们可以“卖很多次”,这其中的利润空间呈现指数级增长。

其四,有技术。软件代理商在多年的发展后,都组建有自己的团队,为了更好的服务企业用户,实施部署,他们的团队普遍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这样的团队在利用业务需求搭建平台解决企业定制化需求的时候会显得得心应手。

懂行业,懂用户,有内驱力,又有技术,这样的软件代理商群体天然的成为了业务需求搭建平台最优质的用户,他们能够利用这样的平台去对企业用户产生价值,也为他们自己创造价值。

问题聊到这个程度,二爷忽然发现自己走进了一个非常大的命题。

当然,问题的源头还是我们的企业级市场如何化解企业的定制化需求。PaaS的方式在这没特别提及,毕竟这是一个比较熟的概念,而上面我们探讨的其实非常像是一个企业级的APP Store,只不过商店里的应用都是一个一个的企业业务模块。

对于平台方来说,基于不断被满足的企业定制化需求,平台上的业务模块的数量和品类也将不断的丰富,不同的模块之间排列组合,又将搭建出新的产品或是标准化的方案, 最终能够解决企业更多的业务问题。

这是平台自身的发展脉络,而对平台的用户(软件代理商)来说,制作业务模块,搭建产品固然需要成本,但通过业务定制平台来搭建产品的起因基本都是拿到了需要被快速满足的企业客户需求。如果代理商以成本价或者低于成本价去刺激销售,竞争对手会发现这仗是没法打的。

换句话说,只要搭出来的产品能在业务场景中走通,就能形成销售转化,而一旦新产品成型,就有了规模销售的基础。成本和收益的盈亏平衡点很快被打破,如果同一套搭出来的产品形成50次销售,这个代理商想不赚钱都难。

年初的时候,二爷去珠海参加金山的活动,WPS稻壳产品的负责人告诉二爷,依托着WPS的体系,有两万多开发者专做PPT模板,他们以此为生,Top级的开发者早就做到了年入百万。

那么在企业级业务需求搭建平台上,会不会出现专门做业务模块的开发者?

二爷觉得这是大概率事件,他们可能是平台的技术人员,出去单干,就做业务包,卖给代理商,他们也可能是业务转型后的代理商团队,将业务重心转移到业务模块开发,或者这样的开发者本身就是某个行业的资深从业人员,找技术团队,最后通过平台搭建针对其行业的业务包。

当平台能够通过应用分发养活起一批制作业务包、赚取分成的开发者,平台上业务包的数量势必成倍增加,于是平台要做的就是提供场地,提供服务,制定规则,收取租金,开始自我循环,无限生长,形成生态。

To B行业与C端消费级市场不同,一套系统级企业级应用的价格十几二十万是寻常价格,如果企业花五六万就能以定制化的方式快速解决一个业务难题,简直不要太划算。对开发者来说,,这样的产品一年卖10套,五六十万的收入便已经到账。

更加令人感到兴奋的是业务定制平台,正因为To B的产品都是以万元为单位,至少也是以千元计,如果平台一年产生1万个交易,交易量就是一个亿,如果是10万个交易呢?虽然To B不像是消费级市场,起来的速度相对是较慢,但这种指数级增长的想象空间实在太大了。

To B十年,千亿级的市场也许就蕴藏在企业用户的定制化需求之中,但此时此刻,企业用户在面对企业级产品的Sales时,可能还是会说:兄弟,我们怀念定制化。(本文首发钛媒体)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To B 十年,企业怀念定制化

(编辑: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