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https://www.0511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编程要点 > 资讯 > 正文

新经济时代,大企业如何助力创新发展 | WISE 2018新经济之王

发布时间:2018-12-02 09:39:25 所属栏目:资讯 来源:36氪
导读:副标题#e# 原标题:新经济时代,大企业如何助力创新发展 | WISE 2018新经济之王 为什么大企业能生存100多年,其实创新是他们的根。 十年之前,一个公司大概要花7-10年才可以成为独角兽;现在,有的公司十几个月可以变成一个独角兽。今天这个时代,已经发生

当然大企业有自己的优势,有资金、有人,在所在的领域是最敏感的,可以最早看到自己的问题和机会。能不能做到呢?我们也跟大的企业合作,我们发现确实有蛮多的困难。无论是作为大企业的代表还是服务大企业的代表,在这个过程当中,各自所在的机构主要做了一些什么样的事情呢?能够给我们在场的人有一些启发。

刘靖:创创社区是三年前成立的,校友花了很大的力气,捐钱捐人力成立了这个机构。我们最早跟腾讯合作,现在的青藤大学是我们合作的升级版,百度也合作了,还有京东金融。这三个项目产生了很多独角兽,大家听过最近上市的趣头条,还有触宝科技、映客,这都是我们的学员。也不能说我们帮它上市了,但是在这个里面无论是个人提升,还是个人提升以后回到企业里,再有提升,我相信都是存在的。

同时,我们这边还有很多没有上市的独角兽,包括VIPKID,前100个客户都是长江投资人的小孩。包括一些To B的隐形冠军,都在我们这里学习过。我们希望通过社群的力量,在他们后期的发展上做一些帮忙。

长江商学院是一个教育机构,我们基本上以教育产品为切入,做一个创业营。这个创业营天然就是一个社群,把优秀的创业者聚在一起。有些友商的创业课程是接地气的,我们这边没有这么实操,帮你解决眼前问题。但也许是高屋建瓴,可以给你一些思考、想法、认知的内容。

再就是除了教育以外,我们还有一个庞大的商界校友群体。这个群体有很多市场合作的机会在其中。

今年开的全球创业硅谷,每年会带回30家到50家的全球技术公司,包括硅谷、以色列、东南亚,我们希望提供给他们对接中国市场的机会和能力。同时国内的公司,也会把这个概念带到国外去,做全球的扩张。

我们的眼光从三个角度,一个是全球化的考虑,不要仅仅局限在中国市场。第二,科技颠覆的角度,我们会更关注科技颠覆性的技术的创新,来引领创业的生态。第三,我们还会像长江商学院一直提倡的关注社会创新,就是创新要对社会有影响力,不一定只是为了上市,不一定只是为了上市和估值的考虑。

李政:36氪也是一样的理念,以前我们植根在中国,从前年开始部署海外站。刚刚刘总讲到了以色列、东南亚都是我们关注的,日本站我们也上线了。

长江商学院原来是服务大企业的,近些年随着时间的到来,开始服务创业公司。聂总这边中关村一直是服务创业公司的,算是老牌,你这边有更多经验介绍一下吗?

聂丽霞:我们跟刘总的路径是反的,我们过去服务了2921家的创业公司。我们为什么做大企业呢?其实在2015年的时候,我们意识到一个问题。有很多科技创业公司真的就是擅长做技术创业,但是不擅长做后面的商业化。

产品做出来之后,当时看它的技术、产品非常好,可能你过一段时间再看的时候,它的进展不大。所以我们在2015年9月份开始跟大企业合作,我们想解决的问题,这些好的创业公司它的商业化怎么跟大公司合作来解决呢?因为应该说这是科技创业公司团队不太具备的基因。很多人的背景,都是理工科的背景,还有一些大的公司做技术与创新的背景,所以在商业化这一段并不是很擅长,通过这几年的摸索,我们发现大企业也有很多创新的需求。

在这里面分几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创新真的是对任何一个公司来讲,这都是它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在很多新的创新理念、创新模式、创新技术上,应该说很多中关村的公司,包括很多公司都是从国外回来的有大公司和海外名校理工科的背景,他们站在创新的前沿,可以发现很多新的东西。

现在很多大公司做的东西,应该说越来越跨界,围绕客户为中心,需要给客户提供的东西越来越多。有很多创新领域,传统的公司不见得很擅长。比如当时有一个创业公司,创始人在一个细分的算法领域在全球的排名上,这是一个权威排名,它排在第四。它团队招了很多人,也是全球排名前100的。

我们曾经跟一个大公司聊过,他们原来想招这方面的人才。我们找行业的人问了一下,他说,这个大公司去招这方面的人才很难,因为它在这方面没有积累,没有这样的行业最优秀的人才去带队。那创业公司为什么能吸引过去呢?它在行业排名靠前,他要做这个事情,就有人愿意做。他们觉得跟行业优秀的人才做事情,是一件很有挑战性,很能实现自我价值的事情,这是年轻人比较追求的事情。

我们现在帮大公司做的事情有三个方面。

第一,在创新前沿的是什么。第二,寻找创新的资源——你想对接的是什么,精准的对接,不是聊聊就没有然后了。第三,真正做创新落地实施。

我们为什么可以做这个事情呢?我们总结下来只有一条:我们更了解创新这件事情。因为你天天接触的人,都是一些创新的资源、创新的群体,他们天天琢磨的就是创新的事情。

我们另外做的事情,跟刚刚两位提的非常像,叫全球孵化——国外团队在中国的创新,很多公司希望找国际上比较好的技术和创新团队。后来我们发现,中国现在在国际上、在双创方面的知名度非常好,大家都觉得中国是一个创新很快、对创新很开放、创新应用速度很快的国家。现在有很多国外的技术和产品在做出来以后,如果觉得在行业里面比较领先,他会考虑两个。第一,去美国。第二,去中国。所以在这方面,我们做了很多事情。

作为一个政府平台,我们跟政府做了很多事情。比如一起设立了中关村的外籍人才服务窗口,帮他们做中国的创业身份。对于他们的落地、一系列的配套服务,他要先解决水土不服的问题,先能进来,再去寻求发展。

第三个问题,我们需要跟社会上的大企业和投资机构共同解决。如果这个项目技术不领先,它没有必要来中国。如果领先的话,只有这种大的主体才能够帮它做商业化。

李政:说到心坎了,因为36氪也是从创业大街走出来的公司,在媒体上我们和其他媒体的区别,也是我们更懂创新。包括您举的例子,人才真的很重要。在一个行业领头羊的企业里面,看起来资源很丰富,其实局限还是蛮多的。我们曾经帮一个世界500强的企业做咨询服务,也有类似的情况。他在自己的领域非常强,全球最好的人才都在他这儿。在今天这个时代,解决它的问题不需要这个行业的知识,而是一个跨行业的知识。我们当时用了计算机视觉去解决原来化工的问题,他想招到计算机视觉最好的人蛮难的,这是一个挺典型的事情。

最后国铮讲讲自己的经验吧。

新经济时代,大企业如何助力创新发展 | WISE 2018新经济之王

戴姆勒中国创新孵化器首席执行官国铮

(编辑: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