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https://www.0511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创业热点 > 经验 > 正文

多备份CEO胡茂华:根本不担心BAT来做云平台

发布时间:2018-11-29 07:54:06 所属栏目:经验 来源:下载之家
导读:副标题#e# 据美国Gartner(高德纳,NYSE: IT and ITB)发布的数据,全球广义云服务市场2013年达到1300多亿美元,年增长率为18%,预计2017年将达到2442亿美元,并且未来几年仍将保持15%以上的增长率。从全球云服务市场地区分布来看,美国占据50%以上,西欧、日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多备份CEO胡茂华:根本不担心BAT来做云平台

  据美国Gartner(高德纳,NYSE: IT and ITB)发布的数据,全球广义云服务市场2013年达到1300多亿美元,年增长率为18%,预计2017年将达到2442亿美元,并且未来几年仍将保持15%以上的增长率。从全球云服务市场地区分布来看,美国占据50%以上,西欧、日本份额缓慢下滑,中国及其他新兴经济体份额迅速上升。

  在国内,由于政策扶持和企业对于相关服务的需求上升,云产业已经体现出了旺盛的活力。国内新兴的云服务提供商多备份刚刚获得IDG领投、极客帮跟投的千万天使轮投资(这是官方首次正式对外披露融资消息)。

  在钛媒体前文《创业者自述:创业一周年,我亲历的这五道坎……》,多备份联合创始人&CEO胡茂华在创业公司一周年的时候,回顾创业的决定、决心以及实践经历的五个坎。

  此次,钛媒体南七道再次专访多备份联合创始人&CEO胡茂华,在多个大公司担任过高管的他如何进入到云服务领域创业?多备份如何在阿里云腾讯云巨头的空间中生存和发展?

  大公司高管岗位让人充满危机感

  我最早是在腾讯,员工号是116,一直做到总监的岗位, 2009年我离开了,我是比较早的一批离开腾讯的员工。在腾讯这种大公司从116号做到10000人,我就发现自己做的工作越来越细,越来越窄,成长越来越慢,然后到了中间管理层以后,发现你只是一个执行者、一个传话筒,时间久了,觉得既没有存在感,也没有成就感,进步很慢,这会产生一种恐惧感和危机感。

  从腾讯出来时,既兴奋又恐惧,腾讯的工作环境还是比较单纯的,出来以后才发现竞争激烈,所有的东西都要从头去做。后来去了盛大,在盛大投资的一家独立子公司做CTO。再后来去了1号店做副总裁,负责技术这块。我一直都是在超过10000人的国内较大的互联网公司做。

  在换了几家公司过后,我发现企业越大分工越细,个人的存在感和成就感被模糊、被缩小;企业越大体制越重,流程越长,效率降低了、个人有效工作时间越来越短,成长越来越慢,特别是管理者,整天开会讨论不接地气的战略、沟通、汇报、绩效、预算等,中间也有过创业的想法,但一直没有去付之于行动。在大公司做久了,会很容易发现自己的经验已经触碰到了天花板。虽然能力和经验已经可以解决一些事情,但发现自己做不了决策,因为上面还有更大的老板。同时,在整个公司里面,由于体制庞大,需要有很多利益需要去平衡,慢慢会发现,要做什么事情很难。

  我刚到1号店的时候,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由于当时这块对我来说是陌生的,有很多可以学习的空间,所以那个阶段干劲十足。但是,很快就发现,当一个人把一个事情做熟、做顺了之后,就很难有新的突破了。我发现自己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但有效的工作时间还不到一个小时。在大的互联网公司,一旦工作做熟了,有迹可循,时间就会变得比较自由。当你闲下来同时又发不了力的时候,内心是极度的没有安全感的,会变得很迷茫。

  互联网大公司就像现在外企一样,以前的外企都很牛,但是现在变得越来越没有价值了,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能力给弱化了,离开了这个平台你发现你什么都不是,所以我的感觉就是现在是一个比较好的创业时代,早点出来,越早越好,越晚你面对的竞争压力越大。现在回过头来跟那些还在大公司的人交流,我们的语言、思想、频率已经不在一个频道上了,我庆幸自己成长了,即使现在再回去打工,或者做一个职业经理人,我的态度、做事的思维方式会更加有有柔性、更加能够聚焦,去更好的做一些事情。创业的经历让我自己更有安全感。

  创业找搭档比找老婆还难

  目前多备份合伙人除了我以外,还有创始人&CTO陈元强、 联合创始人&CMO李硕,陈元强和我5家公司同事,他偏技术我偏管理,本身就是比较好的组合,在他从腾讯离职时,在我的鼓动下,他去了上海工作,把整个家都搬过去了,后来他回了深圳开始创业,做了多备份。在这中间,他不断的和我沟通联系,希望能和他一起创业。

  有好几次头天他晚上给我打电话,跟我讲这个项目和公司的情况,到第二天,他就买了机票就飞到上海,说已经在我家楼下,我们再出来谈谈。到了我这个年纪,家庭稳定,小孩在读书,也在上海安家了,本身工作收入各方面都非常不错的,很难去下这个决心。最终我被他创业的热情、激情、诚意打动了,给家人做了这个思想工作,给自己也做了这个思想工作,就这样到今年1月份,我说行,我跟你干。就这样我们写商业计划书,去找投资,我们整个的找投资的过程还是很顺利的。

  李硕是我同学,他在微软已经做了十几年, 所以当时他听了我创业的这个事情很感兴趣,但是他家是在长沙,我觉得他正好可以跟我们当时的团队互补,两个做互联网的,一个做传统的IT的,这是天然的做B2B的结合,于是就邀请他加入团队。但是他跟我当时的情况一样,要下定这个决心是很难的,因为整个家庭都在长沙。

  由于我自己也有这个心路历程,所以很能理解,于是我跑到长沙去和他沟通,在这中间也不停地给他打电话,就像当初陈元强找我一样,需要用诚心去打动他。最后经历了两个多月,他答应了。在后来一次和我吃饭时,他给我说,你真正打动我的不是你给了我什么条件, 而是当时你一句话把我给打动了。我当时在电话里跟他说,我们都是快四十的人了,又是同窗好友。如果我们再不一起合作,这一生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一起合作了,就为了这一条,你也要来试一会。

  由于他之前一直和企业打交道,特别擅长在B2B的市场尤其是企业拓展这块,我一下子觉得减轻了很多压力,在创业过程中,自己不擅长的东西,会给自己压力会特别大,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我们团队还有一些从盛大、迅雷、搜狐过来的核心人员,基本上都是熟人。整体上来说我们这个团队,除了我们三个核心的创始人以外,基本都是靠得住的。所以说,创业找搭档堪比找人生伴侣,某种程度可能比找合适的老婆还难。

  多备份如何在巨头竞争中发展

(编辑: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