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蔚华的放任论:余额宝不用管
文/ 拯迪 在博鳌“互联网金融———通向理性繁荣”的论坛上,招行前任行长,现任香港永隆银行行长马蔚华称对余额宝没有必要放上太多的关注力,因为说到底余额宝还是一个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产物,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全面展开,这个市场化过程中的半成品将最终失去自己的独特优势:市场化与非市场化之间的利率套利。 为什么说余额宝是利率市场化进程之中的产物呢?这个和目前银行体系的存款利率和银行间同业市场的拆借利率有直接的关系。一般而言,中国的体制内资金市场是非市场化的,也就是银行间市场的相对市场化和个人储蓄市场的利率管制化。在这种预期储蓄收益率的情况下,银行间市场的拆借收益率一般而言要远远高于活期储蓄利率,一般也要高于1年期的定期储蓄利率。 但是,投资于银行间市场的主体有较为严格的要求,除了金融机构,比如基金、保险、银行、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等,个人和散户是不能直接投资于这个相对市场化的同业市场的,所以,在没有出现类似余额宝的可以有效、便捷的吸收散户、个人的资金投资于货币基金市场的产品之前,屌丝理财的欲望和意识也没有完全觉醒,大多只是利用简单的银行理财和保守的活期、定期储蓄来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余额宝最可贵之处在于降低了普通屌丝理财的门槛,同时提供较好的流动性,等于是把银行的活期存款变成了随时可以变现,并且具备银行理财产品相同甚至更高收益的产品。这一点绝妙的搭配,彻底征服了习惯于电商购物和第三方快捷支付的新时代互联网原住民。就这一点而言,余额宝等于是间接提高了普通储户和银行的议价能力,并通过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成为了开启市场化或者促进市场化的一个帮手,同时从监管高层获得政策和空间、时间的支持。 回到本文的标题,前招行行长马蔚华所言的“余额宝是利率没有市场化的产物”有一定道理,但是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利率市场化和利率的完全市场化。目前中国最多是进行了一半的利率市场化,贷款利率已经放开,LPR开始运行,同业存单制度开始试行,但同时最重要的存款利率没有市场化。也正是因为如此,余额宝可以通过利率的优势间接分流了部分银行的活期存款储蓄,成为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一道风景线。 应该这样说,余额宝是利率市场化进行到一半的产物,试想,如果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没有开始,余额宝还能顺着宏观金融改革趋势和利率市场化的趋势进行产品的营销和推广吗?如果利率市场化还是一种美好的憧憬,想必银行也不会对余额宝造成的存款流失的情况火急火燎,而央行也不至于在去年6月份的市场钱荒危机中坚守立场不放水。所以,从根本上而言,余额宝在利率非市场化的时代是很难创造出来的,在完全利率市场化的时代恐怕也难以生存下去。最好的生存空档期就是利率市场化进行的过程中,特别是银行的存款利率还没有完全放开的期间。 所以,个人认为,余额宝不是不用管,而是要适当引导,因为即便是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也就是这个最适宜宝宝类产品的空档期,为了保证产品的风控和制度建设的安全,还是有必要在风险提示上做更多的细化工作。此外,余额宝等在线理财的市场空间还直接取决于货币基金的功能限定,如果取消“提前支取不罚息”或者“限制货币基金投资于银行同业存款的比重”,那么各种宝宝类产品的灵活性将会大大缩小,其优越性也就开始降低。 (编辑: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