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道大叔,光脚大叔?85后清华毕业生,帅的一比,早就实现财务自由,简直人生赢家
同道:对,因为我觉得每个粉丝都很聪明,很有才华,他们聊星座的时候比我激动得多,他们想说的话比我想说的话多,所以让他们去说就可以了。说完之后我再加工,因为他们讲的东西尽管好玩,但还不够网络化。(什么是网络化?)在他们的思想基础上给他们一些不同的东西,给他们造梦。我觉得文化人就是在造梦的过程中,文化产业也是如此——本身某个事物不具备这个特点,或者只是轻微具备这个特点,我会把它强化了。(搞笑一点、夸大一点?)适当夸大一点。 问:这是从段子手那里学到的,还是自身就具备? 同道:不是我自身具备的,其实我是个很屌丝的人,在没成为同道之前就是个产品经理。但我会学段子手说话的方式。有些东西我还是学不了。 抖包袱的说话方式会用。精准到用户是第一句话转发还是第二句话转发,还是最后一句转,用户看到哪一句话会笑,这都是设计好的。跟做电影也是一样的,你在这个故事节点的时候,观众会有什么情绪,它是对人的状态、心理的把控。所以我为什么想做电影?它和这个很像,但是电影难度更大,它在给人造一个故事,造一个更大的梦。 问:想一个话题需要多长时间? 同道:上个洗手间的时间就想出来了,或者说洗个澡的时间。 会和我的助理讨论主题,最后我定。因为我看了这个题目,就知道它行不行。(这个敏感度从何而来?)我做社交产品出身,对女性文化、女性心理有一定的判断。《乌合之众》我大概看了三遍。 问:做了一个爆品之后,会想下一款去超越吗? 同道:会。确实遇到过。比如第三期我们做了室友主题,不要跟什么星座成为室友,就是个比较窄的话题,并没有引起大众的共鸣。后期就想吐槽了这么久,那来夸一下吧,就做了夸某个星座的主题,突然一下又成了爆品。 问:微博上做星座的太多了,你们的竞争力是? 同道:还是社交。其他做星座的讲的是星座跟自我的关系,我们讲自我跟他人之间的关系。 问:你大四就开始创业了,和你是潮汕人有关系吗? 同道:创业是一个很好的融入进去思考这个世界的方式,也会受到地域的影响,但和家里熏陶没什么关系。家里的熏陶就是让我考个公务员。我以前没有学美术,高中才学的美术,当时是想考一个好大学,分析了一下,觉得美术的分数比较低。我是比较幸运的。当然自己其实蛮拼的。 问:同道大叔的微信到现在才做了不到半年,为什么这么晚? 同道:因为我没把它当回事。做微信的时候已经过了红利期了,所有的号大规模下滑。今年所有的号总体数据已经下降了一半以上。(是谁意识到要做微信的?你吗?)也是比较幸运,团队一个小孩,他说想尝试一下把微博的东西做到微信上,我说你去试吧。当时还没把这个事情当回事,因为之前创业做的App刚停掉,我想先休息几个月。结果他一做就做成了。我本来说给他花一百万去做推广,结果他试了一天之后就跟我说:你不用花钱了。 问:他怎么试的? 同道:做了一个内容,然后转发朋友圈,因为同道微博已经有一定的知名度了,风格也比较明确,所以到朋友圈之后,大家一看就知道它是从微博过来了,然后就关注了。在微信上是纯粹靠流量上来的。有些人可能会花钱去推,我们不推,靠内容自己起来。微信我想把它做成杂志。微博是个人物属性更强一点。 问:从用户的角度考量,会觉得微博跟微信提供不一样的内容也是非常必要的吗? 同道:有必要,因为用户今天关注了同道,明天就可以取关,就像今天下载App明天卸载掉一样。所以我们要通过一定的规模快速地扩张,然后品牌化,让星座就等于同道。我们会再把它符号化。这种符号化的意义在于,在接下来谁进到这个领域都会第一时间想到我。 问:不担心同行雷同? 同道:抄袭其实挺讨厌的,但是他们在抄袭里面也有创新,不是纯粹的搬过去。我会拿对方好的东西来骂团队,我说“你看别人就做得很好!”但是我不担心他们有机会,因为我做的是符号化。当我们已经符号化,它们帮我们宣传这个文化,把这个文化做得更有意思,大家进来的时候,因为我们量最大,我们的知名度也最高,还是会想到我们。这是时机的问题。有时候0跟1、1跟10,大家记得一个1的东西还是挺重要的。 问:听说你和做内容的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一定要说人话”? 同道:我经常提醒他们:你是粉丝的话真的会看这个东西吗?把粉丝当成傻瓜、应付的话,我就很生气,因为用户也很聪明,要尊重用户。他们只是懒得思考,但同时他们又是最聪明的。 问:变现除了广告还有衍生品? 同道:是的,还有出版和大电影。 延伸阅读:
(编辑: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