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https://www.0511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传媒 > 正文

百度手机卫士315大数据分析显示 69%用户担心遭遇吸费木马

发布时间:2014-03-17 22:33:17 所属栏目:传媒 来源:站长网
导读:昨天,央视财经频道3·15特别节目《3·15在行动》关注了手机用户面临的移动支付风险问题。央视在报道中,引用了百度手机卫士大数据分析结果

昨天,央视财经频道3·15特别节目《3·15在行动》关注了手机用户面临的移动支付风险问题。央视在报道中,引用了百度手机卫士大数据分析结果:手机支付用户最常遇到的四类典型的安全风险:第一类是支付、网购网银类吸费病毒;第二类山寨支付、山寨网银等应用;第三类冒充银行客服钓鱼类诈骗短信;第四类伪装成促销二维码。百度移动安全总经理张磊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向消费者提出七大防范建议,帮消费者避免遭遇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的风险。

央视报道视频:http://video.sina.com.cn/v/b/128492608-1684403655.html。

今年以来,“手机淘宝购物”、“微信红包”、“手机打车”等成为搜索热门词,移动互联网服务的迅速兴起也让手机移动支付井喷式发展。然而移动支付在便利人们生活的同时,也给消费者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安全风险。央视报道指出,目前用户面临的手机支付安全风险主要有四类:

百度 手机 卫士 分析 大数据 吸费 用户 木马

第一类,支付、网购、网银类吸费病毒(木马):这类病毒木马通常植入正规应用,用户一旦下载启动感染病毒的应用,恶意程序将自动运行,获取用户支付宝账号,网银账号、密码,并自动识别和屏蔽掉用户来自金融支付类的短信。

第二类,山寨支付、网银类应用:这类应用冒充正版网银、支付应用误导用户安装,诱骗用户输入自己的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账号、密码等敏感信息,并把这些信息上传到黑客指定服务器。不法分子在盗取银行账号密码后,立即将用户账户里的资金转走。

第三类,冒充银行客服发送钓鱼类诈骗短信:不法分子通过伪基站,伪造手机银行、移动支付后台、移动电商等客服号码发短信给附近的用户,短信中嵌入钓鱼网站的网址,借此骗取用户的身份证、银行帐号、密码等信息。

第四类,二维码扫描支付同样也面临安全威胁,不法欺诈者将钓鱼网站链接或者病毒木马伪装成促销二维码,消费者一旦不慎扫描可能会落入诈骗陷阱,造成经济损失。

百度 手机 卫士 分析 大数据 吸费 用户 木马

人们对手机支付的最关心和最担心的安全风险

百度手机卫士数据统计显示,18-35岁的年轻人是移动支付的主要用户群体,占比达到86%,其中女性、学生是移动支付主力。在移动支付的用户群体中,81%的用户担心手机丢失后网银被他人恶意使用;73%的用户担心网银等账号密码被窃取,69%的用户担心遭遇吸费木马。针对这些移动支付的风险,消费者该如何防御?

百度 手机 卫士 分析 大数据 吸费 用户 木马

对此,张磊提出了7大防范建议,为保护用户支付安全支招:

1.设置开机密码,为手机提供最基础的安全防护。

2.一定要在正规的软件商店或者官方网站下载网购、网银、支付类APP。

3.安装专业的手机安全软件,如百度手机卫士,针对用户移动支付整体流程提供全方位“环形”防护,有效避免手机支付安全风险。

4.收到如“电子密码失效”、“银行升级”等短信,要保持警惕,可直接拨打官方客服电话确认。

5.不给手机乱装软件,定期删除手机垃圾、清理缓存。

6.不要随便点击不确定安全的链接,不随便扫二维码。

7.不要使用公共WiFi进行手机支付。

(编辑: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