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https://www.0511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传媒 > 正文

美国制裁中兴一本尘封的旧账

发布时间:2016-03-14 14:15:38 所属栏目:传媒 来源:站长之家用户
导读:北京时间3月8日凌晨,美国商务部在其官方网站上公示,以违反美国出口管制法规为由,将中兴通讯等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对中兴采取限制出口措施。

美国制裁中兴 美国制裁中兴原因

一桩4年未果的旧案,短短数日就上升到了大国间经贸摩擦的层面。

北京时间3月8日凌晨,美国商务部在其官方网站上公示,以违反美国出口管制法规为由,将中兴通讯等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对中兴采取限制出口措施。

这个出口限制措施,是在规定的限制时期内,美国供应商在向中兴出口任何商品之前,都必须向美国商务部申请许可。从以往的情况来看,这些申请都会被拒绝。

对于美国的限令,中兴已在官方发表声明:1、作为深港两地上市的全球化公司,中兴通讯致力于遵循国际行业惯例及所在国法律法规。2、中兴通讯一直以来积极配合美国所有相关机构的调查,并将继续保持合作态度,同时与有关各方保持沟通,致力寻求尽快解决事件的方案。

中国外交部方面也对美国的行为表达了鲜明的立场,称中方一贯坚决反对美方利用其国内法制裁中国企业。

中国商务部也态称,中兴公司一直在积极从事国际化经营,与数百家美国企业开展了广泛的贸易投资合作,为美国贡献了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美方此举将严重影响中国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中方将继续与美方就此问题进行交涉。

  一本尘封4年的旧账

本次事件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美国翻出的是一本4年前的旧账。

2012年路透社曾报道,中兴与伊朗一家电信运营商“伊朗电信”签下价值百万美元的电信设备合同。随后,美国商务部称中兴涉嫌购买美国高科技产品后转卖给伊朗,违反了美国对伊朗的高科技产品出口禁令,开始对其展开调查。

更早的背景是,从2003年起,美国就因为浓缩铀问题推动联合国对伊朗发起军事制裁,并逐步扩大到经济、技术等领域。到2012年,美伊关系持续紧张,美对伊的制裁范围又从金融扩大到贸易、能源、人员等领域。所以,中兴与伊朗电信的合同,自然也被美国政府视为“非法”。

之后,虽然中兴积极配合调查,但美国商务部一直没有公布调查结果,外界对此事的关注也逐渐消匿。

然而时隔4年,美国商务部突然又把这个案子翻了出来,并且痛下限令,不禁让人有些莫名其妙。

根据商务部官网的公示,美国商务部手握着的“证据”,是一份所谓“中兴计划向伊朗出口禁运产品的内部文件”。请注意,是“计划”,至于中兴是否真的实施了这一计划,公示并没有说明。

而美国商务部所宣称的“中兴对伊朗出售的电信设备来自一些美国知名科技公司”,包括微软、IBM、惠普、甲骨文、戴尔以及其他一些美国厂商则纷纷表示,对此合同并不知情。

没有实打实的证据,突然玩这么一出,美国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一场不言而喻的政治秀

实际上,这项“姗姗来迟”的限令,用意颇深。

稍微留心下时间点就会发现,本次制裁事件正好发生在美国2016年总统大选的预选阶段。而从以往的惯例来看,每逢美国大选,中国相关问题就成了美国各路政客信手拈来的议题,在这期间频繁提及中美问题更能引起媒体关注和选民兴趣,这招屡试不爽。

翻看美国当前的执政党——民主党的资料就能发现,2008年,无论是希拉里、爱德华兹还是奥巴马,其热门候选人都对中国展示了强硬态度,主张“对中国进口产品实行更严格标准”、“对中国产品实施惩罚性关税”、“向中国政府施压迫使人民币升值”,等等。

美国2016年总统大选情况又有些不同。数据显示,今年共和党总统参选人数出奇地多,超过16人,而民主党在2015年末就只剩下3位参选者了。在一众候选人中,民众呼声较高、媒体关注较多的恐怕要数以下四位了(排名不分先后):

1、唐纳德·特朗普:张口闭口都是“ China(中国)”的共和党竞选人。指责中国操纵汇率促出口、抢走美国制造业工人工作等;

2、马尔科·卢比奥:对中国内政意见最大的竞选人。声称让中国人获得自由是美国的目标(“Freedom for the people of China must be our goal”) ,将中国看作是“美国国家安全的威胁”,号召美国人“要确保21世纪是美国的世纪而不是中国的世纪”。

3、希拉里·克林顿:拥有最多中美关系经验的民主党竞选人。

4、伯尼·桑德斯:美国国会反华最积极的民主党竞选人。他曾公开否认西藏是中国领土,早些年曾投票反对给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国待遇,还要求美国制裁所有卖给中国武器的国家,批评基辛格同中国建交和打开中美贸易大门的政策。

不难看出,这些热门竞选人的最大公约数,是对中国的强硬态度。

另外,与共和党强调贸易自由不同,民主党强调贸易和就业保护。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触动美国社会危机感,执政的民主党一直存在“外国产品占领美国市场”等思想。

如今共和党对中国表示强硬态度,这轮执政快要结束的民主党自然也要把面对中国的脸板得更厉害,为自己扳回一分。于是乎,中兴的旧案又被翻出来,就不足为奇了。

  一轮技术实力的博弈

除了这次对中兴的制裁,美国以类似的理由打压、制裁中国企业的事件,并不少见。最为著名的,是2011年的“337调查”。

当年,中兴、华为与美国第三大电信设备商Sprint签下超级大单,被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斩断既有合作。

之后,中兴、华为公司连续遭遇5起美国“337调查”(美国依据其《1930年关税法》第337条款,针对进口贸易中的不公平行为实施的调查),结果经历长达两年、耗费2亿美元的艰难诉讼后,中兴、华为胜诉。

2015年9月30日,紫光与美国西部数据公司签订收购协议,却因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的阻碍,不得不于2016年2月23日宣布终止收购计划。

接二连三的案例,简直让美国官方出手打压中国企业成了美国对华外交的一项“传统”。而这一“传统”的背后,是中美两国新一轮技术实力的较量。

众所周知,美国凭借其先进的技术研发实力和制造工艺,在高科技和制造领域长期处于领导地位。但进入21世纪后,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制造工厂”,国际话语权日渐增强。

2013年“棱镜门”发生后,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中国IT行业力推“去IOE化”,在网络设备、芯片等核心技术领域不断降低对国外进口高科技产品的依赖,自身的高新技术水平也在稳步提高,甚至在某些领域已达到领跑的水平。

(编辑: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