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近东:苏宁要引领零售业的互联网变革
《21世纪》:有投资者担心,苏宁的线上线下融合会“左右手互搏”,侵蚀利润,实际情况如何?O2O能让消费者“鱼与熊掌兼得”吗? 张近东:O2O对消费者一定是“鱼与熊掌兼得”,但对经营者来说必须从供应链、用户的管理、服务体验上进行重塑。如果我们的决策是满足用户需求,符合未来趋势,又为何留恋过去模式下的利益?这个问题想通了,线上线下一致了,我们内部就不会双手互搏。 实体零售确实赚钱,我们的实体零售也赚钱。人们想当然地认为互联网的零售成本低,一定会取代实体,大家蜂拥而至,进去以后突然发现做互联网零售的人没有盈利的,尤其是规模大的企业没见盈利,结果有人又开始回头来做实体零售。所以能不能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把握本质,提升核心竞争力。 但互联网是发展趋势,其最大优势并不是成本,而是它改变了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所有行为。消费者如果不逛实体店,是因为你的实体店不够互联网,不能满足他未来的生活方式。但是如果我们转型了,实体店又会有吸引力,就像有了电视,电影仍然有很大市场。企业发展要兼顾当下和未来,如果没有前瞻性,虽然现在活得很好,可能三五年后日子就不好过了。 《21世纪》:互联网零售与传统实体零售以及传统电商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它们的盈利模式有哪些不同? 张近东:两种模式存在根本性的差异。互联网零售的最大特点是平台的辐射半径越来越广,商品极其丰富,这是传统零售无法企及的。不同于很多企业的电子商务,苏宁的互联网零售是苏宁的商务电子化的过程,这也是我们没有因为发展电子商务而把实体零售店砍掉的原因。互联网技术是先进的生产力,也会构建新型的生产关系,我们要好好利用它,并加以引导规范。 互联网行业细分了很多专业,许多企业没有达到一定规模,没有盈利模式,因此90%都是发展到一个阶段后转卖出去。现在中国互联网三大家是腾讯、百度、阿里,三家有不同的风格,我相信它们最终会发挥各自的优势,积极抢占互联网入口,跟实体结合,这是未来非常重要的问题。苏宁具有O2O的优势,我们会积极推动这一模式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发展O2O模式。 《21世纪》:苏宁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推出第一批1.0版本互联网门店的情况如何?2014年有怎样的计划? 张近东:我们1.0的互联网门店已经开了10多家试点店,初步计划2014年在一些大区至少要开六七十个店,做得好的话争取开到一百来个店,做一些互联网门店的样板出来。都在一线城市做,不会到二三线城市去做。 《21世纪》:苏宁目前在中国的最大竞争对手是谁?天猫?京东?国美?或者都不是? 张近东:在互联网时代,不是对手的成了对手,不是同行的成了同行。其实竞争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关键是面对竞争要遵照行业的发展趋势和自己的资源禀赋,确立好自己发展路径。苏宁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放眼一看全是对手,但我们真的不能够太去在意对手。只要心里头有顾客,眼里头就没有对手了,只要我们赢得了顾客,自然而然就赢得对手了。 “进入金融、物流是自然延伸” 我们想得很清楚,社会一定要有分工,不会天下所有生意都去做。 《21世纪》:作为一家以零售为主业的企业,苏宁为什么要进入金融领域?人才结构能否满足这一发展要求吗? 张近东:互联网给我们提供的机会太多了,从零售延伸出来的金融、物流、IT信息数据,突然一夜之间演变成了一种商业机会,一种新的业务模式,什么互联网金融、IT云服务,第三方物流等。 苏宁进入金融是一个自然延伸的过程。苏宁是做零售的,零售就涉及三件事:商品、资金和信息,不断循环。互联网零售使整个交易方式发生非常大的变化,现在我们所做的金融延伸服务,是面向上游和下游的两个群体,提供一系列的增值服务,包括我们对上游提供的供应链融资,小额贷款。我们卖保险是一种服务,只不过把它当做一个虚拟的产品在卖,扩大了我们经营产品的范围,增加了一个品类。但是我们想得很清楚,社会一定要有分工,不会天下所有生意都去做。 专业人才的引进必不可少,现在与我们合作的猎头公司很多。我们在美国设置研究院,也是为了抓人才和项目。 《21世纪》:苏宁参与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进展如何?怎样面对来自三大电信运营商的激烈竞争? 张近东:移动转售业务,我们现在拿了电信和联通两家公司的牌照,移动公司的还没有最后敲定,我们在争取。其实这个业务已经是一个鸡肋了,现在的移动用户,三大运营商客户覆盖率已经非常高,再去发展新客户空间非常狭窄。所以我们做这个事情绝对不是跟传统的运营商去竞争,把它的客户夺过来。但另一方面,在3G时代、4G时代,互联网信息应用方兴未艾,我们要给客户提供新的增值服务的应用,开发个性化的产品。 《21世纪》:苏宁自建物流基地和物流队伍,这样做会否造成资源浪费?苏宁物流是否会向社会开放? 张近东:今年苏宁物流的变革力度也很大。其实从去年开始我们就在全国各地陆续拿到快递业务的资质,差不多有三十来个吧,同时我们也有了国际快递的业务资质,这标志着我们已经有了面向社会开拓业务的资质。但是我们肯定跟顺丰不一样,我们首先会满足苏宁自身的需要,另外满足苏宁开放平台商户的需要。 我们在全国物流基地的建设投入很大,因为我们做的是现代化、集约化的现代物流基地,整个物流的作业要用高铁、航空这种方式去运营管理。我们全国各地60个大区,50多个地区都已经签约物流项目,其中40%的项目已经建设,有相当部分项目已交付使用。我们巴不得用第三方物流,但有第三方的人能够支撑我们的需求和运作吗?没有。你做了以后你才知道,物流基地这个投资要多大,技术含量有多高。 《21世纪》:PPTV现在苏宁里面扮演一个什么角色? 张近东:PPTV本身是一个独立的业务公司,从内容经营到广告经营,他们有自己的业务。另外它跟我们整个集团的业务有交集,主要就是发展OTT的电视业务,把过去电脑的视频延伸到手机和电视,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共同去打造电视的互联网化。大家在一起推这个东西的基础上,再延伸各自的业务。营销推广也好,视频电商也好,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编辑: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