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https://www.0511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微信阴影下,支付宝钱包还能做自己么?

发布时间:2014-03-08 05:25:27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站长网
导读:互联网的产品,互取所长,司空见惯,也无可厚非,如果能青出于蓝,也是致胜之法;但是,我一直困惑,复制公众号模式,像微信,这对于支付宝而言,真的好么?

点入优惠券和旅行,都需要另外下载这些App,不是直接嵌入或跳转,普通用户应该到这里就卡住,不会往下走了。我载了丁丁优惠试用,试用丁丁领取优惠券后,是可以手动添加入支付宝钱包或者passbook的,不过这种用法,基本没有进行用户教育吧,作为一枚支付宝深度用户,我表示我不知道。

会员卡更扯,居然只有两张。长得丑就算了,关键,谁能告诉我,这卡该怎么用??

弱化卡券,把主要精力投放在公众号上,支付宝或许有自己的战略考量,也或者是在商务层面,卡券的难度比公众号更大?但无论如何,我担心这样做会让钱包变得复杂,甚至有些偏离电子钱包的跑道。

支付宝可以做自己么?

不够像钱包,反而有点像微信,这是支付宝钱包现在给我的感觉,而在这背后,我会觉得……支付宝是不是有点自信不足,不敢做自己呢。

但是,支付宝为什么不能更自信点呢?微信连接一切,是很牛,但是支付宝做成个精致的电子钱包,难道不牛么?

马云最新的那封内部邮件,当然,其实是公开信了——有句话我觉得很对:

“我担心的不是腾讯红包对我们的压力,不是没有一个或几个层出不穷的入口,不是能不能开发杀手级的数据产品。而是自以为是的良好感觉或过度关注竞争压力让我们迷失自己,忘了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支付宝究竟擅长什么,适合什么样的道路,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其实支付宝的属性原本就与微信不同,适合微信的模式未必适合支付宝,反之亦然啊。

支付宝最新上线的一个公众号,海王星辰,我试用了下,其中有一个会员中心,打开后是会员卡,关注公众号就自动给了我一张会员卡,我在支付宝留的姓名和手机号也自动显示,如果你有老卡,可以输入卡号来绑定进支付宝。来看两张截图:

左边是公众号界面,右边是会员卡界面,各位觉得,哪个小白更容易理解,容易上手,哪个更适合钱包这个App,我觉得是后者,反正以我的智商,后面的我拿到就会用,前面的就……所以,我不是反对支付宝做平台,做入口,只不过,我觉得,支付宝可以建自己的模式,不一定要走微信的路数,比如用卡包代替公众号列表,用户会不会更喜欢?支付宝值得思考一下,用户究竟希望支付宝钱包长什么样,是像微信还是像钱包?

一年前,支付宝同学描绘的电子钱包蓝图,让我一直期待自己以后可以不用带那一摞的会员卡和优惠券在身上了,因为它们都可以储存在支付宝钱包里,走到哪里我都是VIP;我手机的积分、银行卡的积分,这些以前被白白浪费掉的隐形资产会在支付宝钱包里被激活;我买的机票、电影票、门票,也都可以收纳到钱包里,刷个手机我就可以值机,可以入场。可惜这些都还没有很好的兑现。

一个精致的电子钱包,一个牛逼的个人金融入口,这是我作为普通用户,对支付宝的期待,而且,我也相信,这个概念放到资本市场,未必输给微信。

马云说,阿里是坐拥金山,应该精打细算,听着像句大话,我倒觉得这是一句实话。对于支付宝,C端累积了十年的用户信任感和使用习惯,这是多大的财富啊;B 端,阿里系的资源支付宝都用好了么,淘宝天猫的卖家不会不乐意发卡券吧,新浪微博、丁丁优惠、美团,这些都不是白入股的吧。写此文前,我用美团买了两张电影票兑换券,买完美团提醒我说可以放入Passbook,却没有说可以放入支付宝钱包,这现成的资源,浪费了不可惜么?

蔡文胜曾预言,50%的App可能会被微信干掉,我很认同这个判断,微信有这样的巨大价值,可是,这话反过来解读,还有50%的App微信干不掉。确实有很多人在微信里完成了好多事儿,但也有很多用户根本不知道微信可以干这些,也有很多人不习惯、甚至不喜欢在把所有事儿都挤在微信里,尤其是一些相对较重的事儿,比如资产管理。连新闻客户端,微博都没被微信干掉,支付宝的情况有那么危急么?

所以,真心觉得,支付宝,做自己吧,何必像微信呢。

(编辑: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