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https://www.0511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二马”移动互联圈地战:楚河汉界格局显现

发布时间:2014-03-10 17:11:24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站长网
导读:如果你今天重新购置了一部手机,你最先想到要下载的是哪几个APP?微信、支付宝、百度地图……从这一个微小的猜测,你也许会发现自己的移动互联网生活已经和BAT三家巨头发生

以双马对阵为中心,巨头之间的业务冲撞越来越直接和频繁。

以双马对阵为中心,巨头之间的业务冲撞越来越直接和频繁。

阿里巴巴与腾讯的业务对比

阿里巴巴与腾讯的业务对比

如果你今天重新购置了一部手机,你最先想到要下载的是哪几个APP?微信、支付宝、百度地图……

从这一个微小的猜测,你也许会发现自己的移动互联网生活已经和B A T三家巨头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联系,你是否在更频繁地打开微信和朋友联系,你是否习惯了每日查阅余额宝的收益,你是否在查找路线的时候第一时间打开了百度地图?

从创业者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场景,即意味着流量的入口已经被B A T三巨头紧紧地控制。巨头的扩张,挤占了原本属于创业公司的机会缝隙,这个市场是在变得更开放还是更垄断?

而在这个移动互联网全面发力的元年,也是互联网巨头圈地运动最为猛烈的一年。以双马对阵为中心,巨头之间的业务冲撞越来越直接和频繁,“站队”正在成为一个不可逃避的话题。

打车软件的缩影

迈入3月,以嘀嘀打车、快的打车为“马前卒”的双马对阵,仍然没有偃旗息鼓的意思。

从今年年初起,打车软件间战火不断。先有嘀嘀打车与微信支付发起了乘客打车立减10元、司机补贴10元的活动,随后快的打车和支付宝跟进,加入了这场硝烟弥漫的打车大战。

阿里巴巴和腾讯的巨额投资以及流量支持,令这两家打车软件公司加大对用户的补贴力度,促使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呈现出一种高速的发展态势,其他没有巨头撑腰的同行逐渐被挤压出市场,残留下来的打车软件也只能表示出望尘莫及的无奈。

这恰恰是2013年以来互联网“站队”的一个缩影。

如今,打车软件市场已是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这两家的天下。易观智库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第四季度,快的打车、嘀嘀打车分别以46.7%、43.6%的比例占据中国打车A PP市场累计用户份额前两名的位置,两家占据超过90%的市场份额,打车软件市场双寡头局面更为鲜明。

不难看到的是,腾讯以及阿里的进入快速左右了打车应用的发展进程。

嘀嘀打车的联合创始人、产品技术副总裁张博向南都记者回忆,2013年3月,腾讯的CEO马化腾到北京参加“两会”,亲自找到了嘀嘀打车的创始人程维,与其商谈投资。当年5月,腾讯投资了嘀嘀打车B轮1500万美元。

位居杭州的快的打车由阿米巴基金和阿里巴巴提供了天使投资,也是在差不多时间,当年4月,经纬创投与阿里巴巴联合完成了快的A轮1000万美元的投资。

当时,打车软件对自身的盈利模式和运营模式的认识还处于模糊状态。但值得注意的是,打车应用已被认可为移动互联网领域最能实现O 2O的场景之一。

张博说:“对于在线支付来说,打车应用是一个好的应用场景,是一个很大规模的人群高频使用的支付场景。”他认为,这种支付场景其实并不多,比如充话费的频次一般是一个月一次,买家电则可能是好几个月一次。“但打车可能是一周好几次,或者一天一次,所以打车软件对于在线支付有着很重要的战略意义。”

不过,尽管如此,在这个阶段甚至更早的时候,双马扮演的基本只是一个“资本”的角色。“钱在那个阶段肯定很重要,创业圈里流传的一句话就是,在你最不需要钱的时候去找钱。所以说那个时候对我们来说肯定是最重要的。”快的副总裁李敏向南都记者表示,资金带来的好处就是有钱去找优秀的人才。“在推动技术、运营、产品的发展中,钱是最重要的,最起码去开服务站、要全国布点,都是要钱的,包括我们的推广团队,来自各个行业,这些人才一定要有特别有竞争力的待遇。而这些最终促成了用户订单的增长,导致了行业进入的门槛越来越高,使整个打车软件行业用了不到一年就走完了别的行业需要走四五年的道路。”

被安放的加速键

一位投资人是这样向南都记者描述的,打车软件就像是一个按钮,最终被放进了双马阵营的仪表盘里,成为了一个“加速”选择键。

到了2013年中,经过阿里巴巴投资的快的打车,迅速将业务拓展到20多个城市,9月快的正式进入北京,开始了第一波2000万元的补贴活动,比如新用户打车就送30元,而司机在绑定支付宝后可以获取50元的现金以及50元支付宝的余额奖励。2013年12月,快的打车收购了另一款起家于上海的打车软件大黄蜂。

同期,截止到2014年的1月10日嘀嘀与微信支付发起第一波补贴战前,嘀嘀打车的业务已经开通至33个城市。

在这个时间点之前,经过了初步发展的快的和嘀嘀,已经完成了对司机和乘客的普及教育,正式成为“国民级”的应用。在高峰期曾经有高达14家打车软件共同参与的市场里,快的和嘀嘀甚至击败了最早成名的摇摇招车,成为了最后留下的“两强”。

然而,真正带动他们进入高速发展的,则是由腾讯以及阿里支持的烧钱补贴战。

1月5日,微信正式在产品内添加了“嘀嘀打车”,在“我的银行卡”界面中可以看到“嘀嘀打车”的入口。1月10日,嘀嘀打车与微信支付首次发起了补贴,推出乘客打车立减10元、司机补贴10元的活动。

1月21日,快的打车跟进,联合支付宝推出乘客返单10元,司机补贴15元的奖励。1月26日,支付宝钱包8.0内悄然嵌入了快的打车功能。

无论是对乘客还是司机,减免的前提都是使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钱包付款。自此,这场PK升级为微信支付与支付宝钱包争夺移动支付入口的PK,打车软件两强之争正式成为腾讯与阿里巴巴帝国之争的一部分。

虽然两家打车软件都拒绝向南都记者透露,他们和腾讯以及阿里之间承担补贴的具体比例,但两个巨头到底有多在乎这场战争,从一些细节之处可以发现。

根据张博的描述,每一次补贴政策的变化,都是由腾讯的最高层即马化腾那个层面,和嘀嘀打车的C E O程维共同协商的。

在这个期间,嘀嘀打车曾经在2月10日,一度将对乘客和司机的补贴降低到5元,但很快在2月17日即重启每单10元的补贴,并且推出所有城市的司机使用微信支付首单立奖50元的政策,将补贴总额再提高10亿元。而快的则在当天下午迅速回应,给出了“永远比同行多一元”的策略。

(编辑: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