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https://www.0511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评论 > 正文

中关村之变

发布时间:2014-01-09 11:58:20 所属栏目:评论 来源:站长网
导读:昔日聚集众多商家红火热闹的中关村,如今变得门庭冷落。其中原因,有人认为是中关村最初的运营模式蕴藏了巨大危机,也有人认为是电子商务抢了中关村的蛋糕。无论如何,中关

昔日聚集众多商家红火热闹的中关村,如今变得门庭冷落。其中原因,有人认为是中关村最初的运营模式蕴藏了巨大危机,也有人认为是电子商务抢了中关村的蛋糕。无论如何,中关村正在谋求转型。未来,中关村将走向何方,值得期待

法治周末记者 马树娟

台海网1月9日讯 据法治周末报道,2013年12月21日上午,在位于北京市中关村科贸电子城二楼一个角落的格子间里,李彬正在给一个老客户清理机箱中的灰尘,加载内存条,妻子忙着核算账务,4岁的儿子则在一旁玩着电脑游戏。

尽管是周末,这里并没有出现熙熙攘攘的客流。一个上午的时间里,李彬的店铺没有进来一位询价或是闲逛的顾客。“这已经是一种常态了。”李彬已经习惯了这种冷清。

法治周末记者在走访中看到,科贸电子城已有零星商铺出现空置,有的商户趁机将自己的商铺调整到位置较好的地方。

李彬是在2011年4月从太平洋数码电脑城迁来科贸电子城的。那个他驻扎了12年、曾位居中关村传统电子市场三强之列的太平洋数码电脑城已于当年6月底关张歇业。

而与科贸电子城一街之隔的中关村亿世界数码广场一层,已经有超过一半以上的面积空置,其中不乏装修良好的店铺;二、三楼层也有不同程度的空置。由于客流稀少,很多商户要么在电脑上看着影片打发着百无聊赖的时光,要么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聊天,感慨着生意的艰难。

改造升级后的海龙电子城和鼎好电子商城,虽然每家商铺的面积都大了许多,很多更是装修精致的知名品牌的旗舰店和体验中心,但是客流量甚至不及科贸。冷清的市场让人很难将其同原先那个红火热闹、有着“北方电子产品集散地”之称的中关村联系起来。

辉煌已成过往

2013年是李彬在中关村的第14个年头。1999年,学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的他来到了声名远扬的中关村,也经历了中关村最为热闹的时代。

当时他在太平洋数码城一家商户处打工。李彬回忆,给同一过道的其他商铺调货,仅十米长的过道,在其他地方不到1分钟就能走完,而当时他需要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艰难前进好几分钟。

2003年下半年李彬在太平洋数码城租了一个柜台,和妻子一起经营电脑配件、办公耗材的生意。生意平稳后,扣除租金等开销,每年能够有6万元左右的结余。

就在李彬开始自己创业之时,身处中关村腹地象牙塔里的年轻人也嗅到了中关村孕育的商机,张波昊就是其中的一位。

2003年正在北京大学上大二的张波昊被师兄们拉着做起了攒机的生意,他们成立了“莘莘DIY俱乐部”,主攻校园市场。由于服务周到且价格优惠实在,他们的俱乐部还获得了北大未名BBSDIY版“信誉柜台”的称号。

当然,他们的收益也相当可观。张波昊对法治周末记者说,当时一年下来能有二三十万元,“远比一个普通大学老师的收入高”。

2005年毕业后,张波昊和同学在此俱乐部的基础上成立了一家公司,公司坐落在硅谷写字楼内。尽管在写字楼里,感受不到熙熙攘攘的客流,公司的营业额也因中关村的地缘关系不断上升。

不过,从2009年开始,李彬明显地感觉到生意越来越难做了,尽管有十来年的老客户的积累,收益没有下滑,但在物价上涨的背景下,所能赚取的利润明显“缩水”。

2011年6月,太平洋数码城关门歇业,李彬将商铺迁至科贸二楼。为了降低租金成本,他与人合租一个靠墙的格子间。格子间位于二楼一个不太显眼的角落,约60平方米,其中李彬的店占有约1/3的面积。

李彬说,原先一年的租金为17万元,由于不断有商户流失,2013年的租金也随之下调了两万元。但租金下调并没有让李彬夫妻俩感到轻松。临近2013年年底,他们俩的工作重心已变为“结转账款”:很多有业务往来的同行选择了离开,他们要赶在年前把相关款项结转完毕。

曾是“骗子一条街”?

对于太平洋数码城的关张,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当时在微博上发言:“其实不是京东们革了你们的命,而是你们自己!扪心自问,你们做了多少偷梁换柱的勾当?卖了多少水货假货?暴打了多少客户?这是因果报应!”

中关村电子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齐波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太平洋数码城关门的最直接原因其实是大厦的产权方北京大学收回了产权,当然曾长期浸淫中关村的刘强东也深知中关村的短板与弊病。

“中关村见证了中国IT业的成长,同时IT行业的变化也深刻影响着中关村的业态格局。”齐波说。

齐波形容,上世纪90年代前后的十年间,市场上计算机品牌的数量“得好几个人把手指头都用上才能数得过来”;而到2007年前后,经过行业的发展与洗牌,市场留存下来的品牌急剧减少,同质化竞争加剧。同时,经过几年市场的高速发展,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需求已逐渐趋于饱和。

此时,中关村电子产品卖场的营业面积却在成倍增加:1999年,太平洋数码大厦、硅谷、海龙电子城相继开业;2003年鼎好5万平方米、2007年年底亿世界6万平方米、鼎好二期约5万平方米的营业面积陆续投入使用。

李彬对此也感触颇深:随着一个个体积庞大、装修一新的卖场投入使用,原先汇集在太平洋数码城的客流明显被分流,原本被挤得水泄不通的过道逐渐变得“好走”起来。

屋漏偏逢连阴雨,2008年金融危机来袭。齐波评述,2008年对于中关村而言是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多种不利因素的叠加使得商户间竞争的压力顿时显现了出来。

去过中关村攒电脑、买配件的消费者可能都有这样的记忆:进入中关村任何一家电子卖场,瞬间会被黑导购团团围住,不停地询问是否购买电脑或是配件,一些黑导购为了争得生意甚至会动手拉人。

“明面上挣不来钱,只能暗地里来挣了。”于是乎,价格欺诈、产品调包、换型等诸多戏码开始上演。不过,李彬向记者回忆,“骗子骗得也很辛苦。那些导购大多是没有底薪的,只能骗一个算一个,骗法上还要不断翻新”。

李彬表示,产品来源的多元化,加上造假技术的提升,行货、翻新、水货、山寨商品混杂在一起,甚至让他这个在行业里打拼十余年的资深从业者都难辨真假。

尽管商会、各商城主办单位都在采取措施对经销商的行为进行规范,不过收效甚微。价格欺诈、黑导购、调包等行为经消费者口耳相传以及媒体的曝光,让中关村背上了“骗子一条街”的骂名。如此一来,消费者“用脚投票”,离中关村而去也就成了必然,中关村的颓势似乎已无法逆转。

(编辑: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