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对抗风险:一边放权一边激励
文/陈敏 “我们正在加大向一线的授权,让听得见炮火的一线组织和员工更有责、更有权。”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女儿、华为公司CFO孟晚舟在接受网易科技采访时说。 据孟晚舟介绍,华为的这项“放权”行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在一线做项目的组织,公司的管理成本明显降低,业绩也因此受惠。 华为1月15日公布的未经审计的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华为公司在全球的销售收入预计将达到2380-2400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增长约8%;同期,华为公司的营业利润预计将达到286-294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率提升约3个百分点。 在全球经济复苏迹象并不明显、行业增长普遍疲软、竞争环境日趋复杂的情况下,华为公司的这一业绩表现算得上亮眼。相比来看,与华为业务极其相似的另一家中国公司——中兴通讯,预计2013年的全年业绩将摆脱亏损。 “华为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主要得益于消费者业务和企业业务的快速增长,以及内部管理运作成本的降低。”孟晚舟说,通过简化管理,向一线放权,整个公司的运营效率得到提升。 增长点在哪 按照华为披露的业绩预期,在2013年,华为公司的三个主营业务的销售收入都实现了同比增长,其中,运营商网络业务增长5%,企业业务增长32%,消费者业务增长17%。 三个业务对比来看,虽然运营商网络业务的增长远远低于另外两个新业务,但由于基础庞大,它仍然是华为整体销售收入的主要力量,占比约70%,而且大部分收入来自全球TOP50的电信运营商。 值得注意的是,在运营商网络业务中,其收入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其中,卖网络设备的收入已经从2012年的66%降至2013年的63%,而服务和软件收入的比重由2012年的34%上升到2013年37%。 除了运营商网络业务中的服务和软件之外,企业业务和消费者业务——这两个新业务已经成为了华为公司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数据表明,在华为2013年的整体销售收入中,虽然企业业务的收入仅占7%,消费者业务的收入占23%,二者加起来仅仅为30%,但这两个新业务的增长势头已经较为明显。 “消费者业务去年盈利不错,企业业务目前还在亏损,但它们已经成为了整个华为公司盈利能力提升的重要推动力。” 孟晚舟预计,华为公司在未来几年仍将维持10%的复合增长率。 风险怎么控制 在孟晚舟看来,华为公司要想在全球ICT行业复杂的竞争环境中抵抗风险、保持稳健有效的增长,就必须加大对基础技术的创新投入。 “研发投入不是百米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孟晚舟说,在过去10年,华为每年都将销售收入10%以上的资金用于创新。在2004-2014年,华为已经累计在研发创新上投入了1539亿元人民币。仅在2013年,华为的研发投入就高达约330亿元人民币,占销售收入的约14%。 据孟晚舟介绍,在4G领域,华为目前已有466项核心专利,位列行业第一;在2018年之前,华为还计划投入6亿美元用于5G的创新和研究。 按照行业内的经营,核心专利是科技公司在全球竞争的重要武器。不过,如何高效地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专利,则是不少公司遇到的共同难题,也正因如此,科技公司之间的专利纠纷时常成为热点新闻。 要抵抗在行业竞争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华为公司不仅需要持续的研发投入,更需要降低内部管理的运作成本。据了解,华为在2013年已经开始实施组织变革,向一线放权,“让听得见炮火”的一线组织更有责、更有权。 “现在,我们的内部管理运作,已经从‘以功能部门为中心’向‘以项目为中心’转移。预算的制定也下放到了项目组。”孟晚舟说,通过简化管理,华为公司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内部运作成本,在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实现了营业利润率的提升。 全员持股的激励 作为一个成立26年的、有15万员工的民营企业,华为一直用它特有的文化吸引着中外员工为它“卖命”,比如具有华为特色的“虚拟股”制度。 据了解,虚拟股,也叫虚拟受限股,是华为授予员工的一种特殊股票。拥有虚拟股的员工,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分红,以及虚拟股对应的公司净资产增值部分,但没有所有权、表决权,也不能转让和出售,当员工离职时,股票由华为回购。 “过去,员工持股计划是覆盖中方员工,但从2013年开始,华为公司推出了一项计划,使外籍员工也可以持股,目前已经覆盖了优秀的外籍员工。”孟晚舟说,“我们计划到2014年,继续扩大外籍员工的持股范围。” “我们的虚拟股制度,希望能够囊括更多愿意和华为一起长期成长的员工,将公司的长期利益分享给他们,无论他们的中方员工还是外籍员工。”孟晚舟说。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虚拟股制度已经被证明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全员激励”手段,甚至比IPO更为有效。对于多年以来一直备受关注的上市问题,孟晚舟说,“还在准备中,但不会是2014年。” “启动IPO就需要公布全员持股名单,但是否公布持股名单,不仅涉及公司的意愿,也涉及每个持股员工的意愿。” 孟晚舟说。 还要不要美国市场 虽然还未启动IPO的华为已经是一个逐渐揭开神秘面纱的公司,但它仍然受到来自美国等市场的质疑和阻力。 对于在海外市场早已风生水起的华为公司来说,美国一直是一块难啃的石头——尽管华为一再否认会对美国网络安全造成威胁,但始终不能打消美国政府的疑虑,也无法阻止美国政府对华为设备的抵制行为。 到目前为止,华为在美国市场的网络存量几乎为零,没有卖任何关键设备给美国主流运营商,也从没卖设备给美国政府部门。用华为创始人、总裁任正非的话来说,“这些机构将来也不会是华为关注的客户群;美国网络过去、现在、未来是否安全,与华为没有任何关系。” 华为能不能打消美国政府对于华为设备“安全风险”的谴责?还要不要去啃美国这块市场? 孟晚舟说,“我们的任何选择都是基于业务计划,不会刻意说某个市场做或者不做,会根据市场计划来配置资源。但需要强调的是,华为的设备是符合行业技术标准的,过去也没有出现任何一起涉及网络安全的事故。” (编辑: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