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https://www.0511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评论 > 正文

老兵新传:垂直论坛突围移动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4-01-23 06:34:17 所属栏目:评论 来源:站长网
导读:移动互联网浪潮下又一个残酷的现实,是曾为中国互联网培养了第一批网民的论坛正在老去。

20130703111125-947390971

移动互联网浪潮下又一个残酷的现实,是曾为中国互联网培养了第一批网民的论坛正在老去。

不久前,天涯论坛推出了自己的移动客户端“天涯社区-微论”(下简称“微论”)新版。天涯社区COO、无线事业部负责人陈勇接受笔者采访时说,“微论”是经过数年的摸索后,天涯社区为无线端量身打造的产品。

“来吧”与“部落”是新版“微论”的核心功能:“来吧”基于兴趣及话题建立讨论小组,类似于豆瓣小组或百度贴吧;“部落”则是方便熟人扎堆的私密小组。

受微信、微博、百度贴吧等新型社交平台的冲击,论坛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过了:Alexa的数据显示,天涯论坛目前国内排名25,全球排名265 ,较三个月前下降 70位,跳出率(Bounce Rate)为40.70%。

跳出率指单页面访问的用户的占比,单页面访问即进入网站之后直接关停离开。

12 月6日,前猫扑网科技频道主编赵刚接受笔者采访认为:尽管排名下降,但这些论坛的流量并没有下降,老的网民还留在论坛里,但伴随移动互联网成长起来的网民却很少使用论坛,他们是微博、微信一代。

赵刚认为论坛排名下降有两个原因,一是微博、微信、百度贴吧等新型社交产品对用户的分流;二是即使流量不见下降,但影响力下降了,过去很多热点事件最先由论坛中流传,然后扩散至整个网络,现在话题阵地则转向微博、微信朋友圈。

排名、影响力、收入“三降”表明垂直论坛生存维艰。如何突围?一是通过兴趣、话题打造一个熟人网络,形成圈子文化;二是在产品设置上强调移动性,拥抱移动互联网,天涯论坛移动客户端“微论”正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

天涯社区创始人、董事长邢明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希望把“微论”打造成与微信、微博并驾齐驱的无线产品,形成“三微天下”的格局。

老兵再次出征,是新的传奇还是哀伤的告别?或许,行动更为重要。

新瓶与新酒

论坛两大功能,一是知识分享,二是沟通与交流,甚至线上与线下打通交流。

社区交友仍然是个大市场,艾瑞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在主要网络服务中,社区交友服务(论坛核心服务)在 PC端主要网络服务中排名第四,仅次于即时通讯、搜索、在线视频,排在新闻资讯之前。社区交友服务包括SNS、微博、论坛、社区、文学小说、购物分享、商务交友等细分类别。

艾瑞调查发现,在 PC端,社交已进入成熟阶段,微博服务与社区服务在社交季度浏览时长中占比进一步提升;在移动端,微信依然是社交APP中最重要的拉动力量。一个趋势正在形成:微博垄断PC端,微信垄断移动端。

在微博、微信没有诞生前,网民的信息分享与沟通交友要么通过 QQ完成,要么通过垂直论坛完成。微博、微信辗压之下,QQ、百度贴吧都受到了冲击,遑论垂直社区,这是论坛转型的根本原因。

天涯转型的逻辑有二,一是移动化,二是以兴趣而非垂直内容划分圈子。

天涯在无线端的行动并不晚, 07年推出WAP 版,09年推出基于塞班系统的“掌中天涯”客户端,10年推出安卓与iOS版。陈勇认为,这并不能算是天涯真正的“无线化”,“掌中天涯”只是在无线端上对PC端的内容进行复制。

经过反思,天涯为无线端量身打造“天涯社区 -微论”(以下简称微论)。微论的定位是:为网友提供一个完整的移动兴趣社交平台,而不是以内容划界。“来吧”、“部落”、“发现”都是基于兴趣及话题建立起来的讨论小组,类似于豆瓣小组或百度贴吧;“部落”是私密小组,方便熟人扎堆。

天涯转战无线的决心很大,将移动互联网总部设立在成都市锦江区,获得后者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天涯社区董事长邢明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双方合资公司已经成立,即将招兵买马,两年之内,将组建500人的移动互联网研发运营团队,并将开出优厚条件,在全球范围内招聘总经理和首席技术官。

“微论”的定位是:为网友提供一个完整的移动兴趣社交平台。邢明说, PC时代的天涯是“强内容,弱关系”,未来则要在天涯的内容优势之下,加强兴趣社交属性,帮助被话题、兴趣聚拢的网友形成社交关系并在天涯上沉淀下来。他认为,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论坛必须完成的转型。

如何解决与微信的竞争?邢明表示,微信的领域是熟人社交,而在兴趣社交领域,天涯有机会也有优势。

目前,天涯无线端累积的注册用户已经超过 5000万,移动流量占比达50%,陈勇表示,会逐步将掌中天涯的用户迁移到微论上,在2014年年内完成。

除了论坛之外,其他基于 PC的社交网站也开始转型。去年,人人网宣布自身定位由SNS(社交网络服务)转向SMS(社交通讯网络服务),推出新版移动客户端,主要面向90后年轻校内群体,重点强化了实时聊天、群聊等移动通讯功能。

实名社交的人人网具有天然的强关系属性,转型 SMS则是要借助强关系挖即时通讯的墙角。陈一舟的目标是将接近2亿人人网用户搬上移动互联网。

(编辑: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