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能否颠覆万科
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提给万科总裁郁亮一个问题:“你们盖的房子价格能不能跌一半”时,郁亮也曾一愣。但仔细思考后,他觉得这个可能性不是完全没有。 2014年,农历岁末年初,在郁亮的带领下,万科高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拜访了腾讯、阿里巴巴、海尔、等企业,并且引发了业界针对房地产行业转型的深度思考。 2013年底,郁亮在一次内部演讲中说,他担心未来房地产行业会不会出现类似“小米”的搅局者,以互联网思维模式打破旧秩序,威胁甚至取代以万科为代表的行业模式。 房地产作为国内支柱产业,在互联网大潮来临之际,是被互联网颠覆,还是利用行业的优势,去捍卫领先的地位,成为业界深度关注的焦点。 郁亮的担心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当小米开始生产手机的时候,众多传统手机品牌尚未引起警惕,但当摩托罗拉被谷歌收购进而又卖给联想,而诺基亚曾经的一代霸主地位也日薄西山,小米的强势崛起,给了传统行业从业人员极大的震撼。 当乐视宣布要推出互联网电视的时候,众多电器大鳄企业抱着围观看热闹的态度,不到两年时间,乐视不仅推出了成功的硬件产品,更是在互联网、视频、版权收购、用户体验上走在了这些传统企业的前面,形成了“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战略,全面进入中国家庭客厅,而互联网业界对乐视的追捧也不仅仅限于对于硬件价格冲击,而是基于产业链未来可拓展的巨大空间,看着自己孤零零的硬件电视以及弱爆了的软件,之前看热闹的企业,不知道现在作何想法? 而小米和乐视,都不是传统行业,而是用互联网行业,只不过利用了互联网思维对传统行业进行了改造。 什么是互联网思维? 最初,在传统和互联网之间有一堵看不见的墙。传统的一边认为把东西放在一个网站上就是互联网了,互联网的一边认为把传统的信息放在网站上就解决了传统的问题。最后,大家发现只有砸烂了这堵墙,才是互联网,也才是真正的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并不简简单单的是基于互联网产品、技术的改革,也不是简单的将产品电商化、社交化产生良好的效益,也不完全是针对某一个行业的创新。针对传统行业而言,互联网思维是针对传统行业自身的行业属性,利用互联网使用者习惯,遵循互联网的社会规则,基于传统行业产品本质,使用互联网技术、用极致的态度创新改造本行业产业链的规则,快速的行成口碑传播,达到符合互联网用户的认同的颠覆性改造。 互联网已经不是一个技术的概念,而是一种基于自身行业产品的特质的改造,从产品规划开始就应该注入这样的血液,这意味着如果严格意义上的改造,应该是公司整体骨子里面对自身经营、商业模式、管理等诸多方面的改变,否则无从谈起颠覆。 面对互联网思维大潮,也许三五年内,作为支柱产业的房地产并不会太受到过多冲击,但跟小米和乐视的案例一样,往往颠覆传统行业的并不是传统行业自己,而是互联网企业。就目前开发现状而言,除了资金是一个高门槛之外,技术和营销早已不是瓶颈,真的出现“小米”互联网思维房地产企业,也未必不可能,未雨绸缪也未尝不可。 房地产行业的互联网营销现状 提起互联网,可以说,房地产行业已经远远的走在了很多传统行业的前列,在以搜房、新浪乐居、365地产家居网、搜狐焦点等垂直媒体为首的互联网公司,经过多年的市场教育,已经培养的众多地产企业的广告投放习惯,目前主流城市的房地产网络广告份额均以亿来计,类似南京这样的二线城市,仅房地产网络广告份额至少有3.5亿的合同额,而北上广深的份额,更是可见一斑。这也是搜房近期在美国股市创造市值神话的支撑之一,但风光数字的背后,一方面是传统媒体的衰落,另外也是畸形的房地产互联网营销的现状的体现。 1. 被动的接受互联网产品 不管是web1.0时代,还是web2.0或者是现在社交化趋势下的网络媒体,开发商作为重要的客户,网站基于自身盈利角度,不断开发新的互联网产品,想尽一切办法售卖给客户,这就出现甲网站搞个活动,乙网站立刻抄袭,换个名字继续卖,市场的互联网产品同质化严重,而开发企业只能被动的接受产品。 2. 形而上学的迷信专业度 相比其他行业网站,房地产网络垂直媒体针对自身的专业度提高是有目共睹的,从早期的踩盘、看房日记,到专业的市场分析、数据报告,可谓是专业度越来越高,但互联网最核心的用户群却没有抓住,而是利用这种形而上学的专业度,给开发商形成了一种思维:只有这些媒体才是专业的网络营销平台。但事实是,往往本地最具人气的互联网平台,却是那些有草根属性的网站,他们可能没有专业的房地产专业文章,但因为具有强烈的生活化社区生态,目标客群才是最集中的。但由于形而上学的这种态度,开发商在进行投放时候,往往忽略,造成了不精准性。 3. 过度的迷信房产电商 作为一个早期以出售网络媒体冷门广告位而诞生的模式,随着大家的追捧,2013年成为房产网络营销界的宠儿,曾被叫停房产电商的苏州,一个江南城市,房产电商的投放份额,某网站已经超过7000万,威力可见一斑。 但事实是,房地产网络垂直媒体的专业度是体现在自身的媒体专业素养方面,所谓的房地产电商,是不会有专业的开发公司或者营销公司专业的,而大规模的推广所谓电商,又产生了行业的数据造假,大而空的形式主义、乃至更严重的潜规则等众多问题。 电子商务仅仅是房产电商包装的一个概念而已,换言之,也是互联网产品,中国的电子商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依旧不够成熟,何况房产这种大宗消费呢? 过多的迷信和依赖网站的所谓“拓客”“收筹”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媒体就是媒体,而不是代理公司,对于媒体而言,渐渐丧失了媒体属性和公信力,也是非常悲哀的事情。 4. 舍本求末夸大营销而放弃产品本质 为了快速去化,部分开发企业联合媒体进行项目营销节点的各类炒作,利用买房人信息不对称,热炒各类概念,制造热销假象,甚至雇佣水军制造影响力和假象。夸大的炒作,可能短期内售卖了产品,但在项目交付时会引起各类法律问题,乃至群体事件,对于自身品牌形象,是重大伤害,而媒体的捧杀,也是对公信力的损害。 (编辑: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