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https://www.0511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评论 > 正文

从互联网到客厅 “盒子”的明天有多蓝?

发布时间:2014-03-06 12:43:09 所属栏目:评论 来源:站长网
导读:从日常生活中的打车到手机支付,从手机屏到互联网电视,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互联网到如今的移动互联网,你永远都无法预料到互联网所拥有的想象力的边界在哪里。经历了从PC

1120434cwccpweb1w1b4o4

站长之家(Chinaz.com)3月6日报道:从日常生活中的打车到手机支付,从手机屏到互联网电视,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互联网到如今的移动互联网,你永远都无法预料到互联网所拥有的想象力的边界在哪里。经历了从PC到移动端的激烈厮杀,那些勇敢的互联网企业再将触角伸向了比电脑和手机更大的屏幕。

或是嫌互联网盒子的世界还不够喧哗,或是依旧眼馋这块华丽又美味的大蛋糕。3月4日,继天猫、小米、乐视等各自推出自己的盒子后,迅雷会员亦联合百视通推出了红雷盒子。眼看着基于PC、PAD、手机和互联网电视的四屏之争愈发激烈,它的出现是站位还是搅局?还是小盒子竟也有大利润?

站位 盒子的世界太喧闹

说起来,国内率先尝试智能机顶盒的企业最初并不是从小米开始的。早在2005年,盛大就在北京召开的国际通信展上发布其“盛大盒子”。只不过,英年早逝般,当整个盒子市场还没有真正做起来时,广电总局一纸发文称盛大盒子存在牌照和版权违规。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最终,盛大盒子的效应几乎销声匿迹。

从那之后,直到2012年11月,互联网盒子市场的浑水再被搅起。小米CEO雷军在微博上透露,其公司将发布机顶盒产品“小米盒子”。它的这次跨界引来了人们的再次围观,也触动了各大企业掩藏在内心许久的那根蠢蠢欲动的神经。

于是,有了小米盒子、乐视盒子、天猫盒子,PPTV携手华数推出电视盒产品PPBOX,传统家电企业和通讯供应设备商也按耐不住,海信等电视厂商推出了自己的机顶盒,华为也生产了一款名为蜜盒的机顶盒。除此之外,也有一些纯硬件制造企业扑向这块蛋糕,例如英菲克、海美迪、天敏等……一时间,国内的机顶盒市场真是热闹不少。

然而,盒子的世界远不止此,在这些年轻的互联网企业前面还有很多做互联网电视的前辈。

如果将做互联网电视的分门别类,他们或许可以这样站队:电视机厂商,他们推动的智能电视、云电视,他们会选择整合一些视频网站资源,为客户宣扬电视智能概念;电信运营商与百视通公司(上海文广)联合运营的IPTV,他们以电视节目为主,整合电影、游戏、音乐等,为用户提供互动、可支付的电视节目;最后则是像乐视网、小米、优朋普乐、终端厂家等互联网公司推出的互联网电视机顶盒。

但生产和销售互联网电视机顶盒也就意味着,你一只脚已经踏进一块少有人踏足的禁地,而且难度不小。

按照规定,厂商只能通过与获得牌照的七家集成平台商进行合作。即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百视通、华数、湖南广电、南方传媒、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这七家广电系国企。

另外,根据要求,牌照方需要先向广电总局申请机顶盒编号,一个编号对应一台机顶盒,在机顶盒厂家与牌照方取得合作关系后,牌照方将编号授予机顶盒厂家,后者因此才能获得销售权。

而机顶盒上播放的内容,则全部需要提交牌照方进行一一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进入电视屏幕。可允许播放的内容实际上只有两种,一是牌照方提供的内容,二是机顶盒厂家自己有版权的内容。没有两把刷子,谁又可以轻易将互联网机顶盒玩转。

小盒子大利润?

3月3日,玩了7年足球的朱骏毫不犹豫地投资了机顶盒这片“蓝海”。这也不禁让人思考,盒子市场真的是一块丰腴之地?

对于电视而言,传统的机顶盒只是属于附属品。机顶盒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从而传达到电视端。一般比较流行的方式是电视厂商与机顶盒制造商合作,把技术和品牌资源充分结合。

但机顶盒硬件本身的制作技术较为简单。大多数机顶盒内置安卓系统,没有很高的技术壁垒,原有的市场也很容易被其他品牌抢占。

因此,要想通过硬件的提高来大捞一笔也不容易。更别说,市场上本来就有许多靠制造机顶盒或者其他生产电子产品起家的生产商。

不过,智能机顶盒市场并不是没有利润空间可言。据统计,2011年,国内智能机顶盒的消费量是100万台;2012年大约在200万至300万台之间。相比于每年4000万台左右的国内电视消费量,这个数字对于企业的号召力可想而知。

但如果新兴的互联网企业仅仅是靠卖硬件获利,进而进军机顶盒或者是智能电视,其用意何方?那样也只是多了一个机顶盒制造商罢了。

若是定位于发烧友路线,比如游戏机、蓝光等,追求非常高的硬件质量,这样的技术性竞争的优势在山寨氛围浓厚的大环境下并不明显,可能失去后续项目作为盈利支持。

或许,这些互联网企业还有更好的打算。雷军在推出小米盒子时反复强调‘小米手机不会通过硬件赚钱,以后会靠应用和服务挣钱’。就像他说的那样,小米之后又推出了不到300元的低价盒子。

而类似这样的低价打法也让传统正规军达千元的机顶盒子瞬间失去了市场。但如此亲民的价格对于小米等互联网公司而言,除了品牌推广之外,更进一步在于以后把流量卖给消费者,进而通过内容和广告来盈利。

从产品本身而言,智能电视最重要的是在于与用户的互动性。连接智能机顶盒的电视端可以看网络视频、听音乐,玩游戏。最为关键的是,它可以整合视频、电视资源,形成一个庞大的内容库,供用户选择。等用户数达到一定规模后,互联网企业则可以凭开机率说话,从广告商口袋里拿钞票。

而这次小米入股迅雷2亿美元,获得迅雷云加速业务的授权很大程度上也是在为小米盒子的内容扩充做准备。但要真正俘获电视频幕前的用户,又谈何容易。

原因在于,面对互联网企业的颠覆性改变,头一个不愿意的就是广电行业的大佬们。2012年11月,小米高调推出“小米盒子”。不过一周之后,还处在公测阶段的小米就被广电总局叫停。叫停缘由则是,小米违反了广电总局的规定。

但即便如此,仍然有很多互联网公司前赴后继,哪怕冒着终端内容被阉割的风险。

(编辑: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