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控股文化中国背后阳谋:买壳+抢食视频
腾讯科技 雷建平 3月13日报道 文化中国(01060.HK)日前发布公告,宣布阿里将以62.44亿港元认购公司扩大后已发行股本60%。文化中国还将与阿里建立策略委员会,以探索线上娱乐及媒体相关领域未来商机。 消息一出,在港股普遍大跌情况下,文化中国昨日开盘股价大涨超过200%,让文化中国在科技行业名声大噪。很多人好奇阿里巴巴为何会控股这样一家文化公司。 实际上,这并不是文化中国第一次与互联网公司结缘。早在2011年10月,腾讯以2.478亿港元入股文化中国,获得8%。阿里入股文化中国后,腾讯所持股份遭摊薄至3.2%。 知情人士透露,阿里入股文化中国与阿里数字娱乐事业群总裁刘春宁有很大关系。刘春宁在腾讯曾负责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制定和管理执行,当初也是他主导腾讯战略投资文化中国。 一位与刘春宁很熟悉的投资人对腾讯科技表示,阿里现在想下大力气做互娱,从腾讯挖走刘春宁的意义就在于此。在线视频是刘春宁长期运营的领域,阿里宣布进军视频业务只是时间问题。 上述人士指出,刘春宁了解文化中国,文化中国也有一些视频及牌照资源,是阿里做视频需要的板块,更重要的是资本层面的事,阿里可以把文化中国当壳公司,未来把阿里互娱业务都打包进去,最终形成一个市值几百亿港元、在香港上市的阿里互娱上市公司。 低调神秘的文化中国 文化中国并非无名小辈。2010年文化中国以2.19亿人民币价格入股《京华时报》,目前《京华时报》主要经营权依然在文化中国手里。 去年《京华时报》和农夫山泉“打架”事件震惊中外媒体,让马云认识到媒体舆论喉舌和阵地价值。阿里如控股文化中国,马云算是曲线买下《京华时报》,拿下一块舆论阵地。 文化中国架构图(腾讯科技配图) 不过,媒体业务仅是文化中国一部分。当前文化中国业务包括策划、制作、出版、投资、发行电视剧、电影、手机增值服务、销售及分销杂志、卫星电视广告及电视节目包装服务等。 近年来文化中国除拓展手机视频、手机游戏与电信增值业务,推进手机阅读业务外,在影视剧方面也颇多斩获,文化中国旗下拥有丁晟影视工作室、黄渤工作室等电影投拍公司。 文化中国董事局主席董平在影视圈资源深厚,其官网宣称,董平十余年来投资、制作和发行《卧虎藏龙》、《有话好好说》、《荆轲刺秦王》、《没完没了》、《孔雀》、《茉莉花开》、《漂亮妈妈》、《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我们天上见》、《让子弹飞》等多部电影。 来自多方消息显示,董平是资本高手,曾带领保利华亿借壳友利控股(000584.HK)登陆港交所,并最终变现退出。保利华亿是中国第一批进入电影投资领域的民营企业。 文化中国上市后,不断通过收购各种新媒体业务与资产来做大版图。最让科技行业熟悉的一次是,2010年8月,突然传出文化中国要配售10亿港元,目标是收购MSN中国50%股权,而截至2009年底,文化中国现金储备仅为1.267亿港元。最终这一事情不了了之。 最近有传言称,董平曾卷入一些事件遭调查。巨鲸创始人陈戈对腾讯科技透露,董平是文化圈“老人”,在行业已经非常久,最近几年并不太活跃,其投资的《让子弹飞》也只是跟投。 但对于急于开拓视频领域的阿里来说,控股文化中国既是好的壳资源,也能很好切入到视频版权上游资源,并获得文化中国众多牌照资格,如文化中国与人民网成立人民视讯公司运营手机电视,即拥有移动电视端自采资格,这对阿里布局移动视频有很大帮助。 不仅仅是控股文化中国,阿里最近也在与华数合作,并寻求投资或控股华数。华数有视频内容,手握互联网电视运营的牌照,阿里入股传闻背后,是阿里智能电视产业“圈地”紧迫感。 分析人士指出,淘宝网购用十年时间占领电脑屏幕,用近三年时间进入手机屏幕(包括平板电脑)。未来,借道盒子、智能电视,阿里集团还进入电视屏幕,实现了四屏合一,即PC、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都能进行网络购物。华数将在阿里战略中扮演更重要角色。 (编辑: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