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五虎:不如相忘于江湖?
腾讯的慈善公益线,是他主导去推行的。腾讯是国内较早建立慈善部门的互联网公司,然后每年都有专人转款去处理慈善的事情。 在陈一丹的个人慈善方面,他曾出资1000万元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设立奖学金,用来奖励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和品学兼优的学生。 五虎将之许晨晔 腾讯首席信息官,许晨晔,和马化腾、张志东同为深圳大学计算机系的同学,与张志东一样,许晨晔在深圳大学毕业后进修了南京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则进入深圳电信数据分局工作,与曾李青是同事。累积丰富软件系统设计、网络管理和市场推广及销售管理经验。许晨晔是一个非常随和而有自己的观点,但不轻易表达的人,是有名的“好好先生”。他最大的爱好是与人聊天,兴趣则多种多样。 于1993年取得深圳大学理学士学位,主修计算机及应用,并于1996年取得南京大学计算机应用硕士学位。1999年起受雇于腾讯,全面负责网站财产和社区、客户关系及公共关系的策略规划和发展工作。 在许晨晔及少的发言之中留有一段珍贵的讲话,许谈起了他们是如何走到一起许晨晔在谈起创业时候,脸上带着习惯性的微笑,笃定地说:“虽然我们毕业之后接触并不太多,但是我们知道各自的风格,我虽然不知道要做的事情能到怎样的程度,但是我知道大家肯定是认认真真地去做,不会说是打打闹闹玩一会儿,做来做去没有下文的那种人,所以这个事情我就值得参与。当时并没有其它特别的想法,就是觉得这个事情做了不会浪费时间。所以当时大家都很爽快地答应了。” 刘炽平:五虎之外不得不说的男人 25岁时已经拥有斯坦福大学和西北大学两个硕士学位,曾任的麦肯锡的管理顾问,后又成为高盛亚洲投资银行部电信、媒体与科技行业组的首席运营官——刘炽平在管理全球最大网络社区、中国最赚钱的网络公司腾讯之前,其履历并不复杂。 但他认为在高盛期间,一次复杂的重组项目让他真正学习到了东西。当时在国内投资界名噪一时的广东粤海集团重组,高盛足足操作了两年,中间涉及到100多家债权银行,400多家公司,刘每天工作都到凌晨两三点,两年的年项目感觉做了四年。但最终完成后,刘也对企业的管理、经营、执行几乎所有流程都都全面了解,“做完这个项目,基本上再做任何项目都觉得容易了。” 刘炽平的感受是,好企业20%是因为策略上的成功,80%的因素在于企业的执行能力。因此他萌生了投身企业,从一个给企业提供战略意见的第三方身份,成为战略执行者。 在2004年机会终于到来。高盛操作腾讯上市项目,刘炽平表现出的才华让马化腾极 为欣赏,而刘炽平也在操刀腾讯IPO中感受到这家中国公司的优秀。刘炽平受邀出任腾讯首席战略投资官,负责腾讯战略、投资、并购和投资者关系。 2006年2月,刘炽平升任为腾讯公司总裁,开始全面负责腾讯公司业务运营管理,管理公司业务团队和运营团队。在他的带领下,腾讯公司在线生活战略全面展开,逐步完成了面向即时通讯、网络游戏、门户网站和电子商务的全业务布局。2006年,腾讯公司推出了电子商务平台拍拍网和在线支付平台财付通,门户网站QQ流量跃居中文门户第一,网络广告收入大幅上涨150%以上,休闲游戏也以创记录的280万同时在线成为了全球最大的休闲游戏平台。腾讯公司的市值也在1年多内增长超过了120% ,超过300亿港币,目前腾讯已经成为了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企业。 相忘于江湖:五虎终散场 铁板一样的五虎将,随着今天张志东的正式宣布离职,正在一步步走向瓦解。腾讯早期的五位创始人中已经有三位先后离开了腾讯,而最早离开的就是现在正在专注于投资的曾李青 1999年,马化腾、张志东和曾李青三人创立腾讯;2004年 6月腾讯上市,三位创始人步入亿万富豪行列;三年后,曾李青辞去腾讯COO,成为“终身荣誉顾问”。之后他过了几个月“清闲”生活,每天在家看电视、打游戏。 谈及为何会成为天使投资人,他说的很简单,“就是想给自己找一份轻松的工作。” 早期的德讯投资可谓“败也腾讯,成也腾讯”。曾李青开始很想避开与老东家相似的业务,于是投了5、6个服装、旅游甚至房地产项目,结果铩羽而归。“投了差不多三四千万,有的公司从投资到关门,连一片叶子都没看到。”面对《环球企业家》记者,他回忆起起当年的失败,似乎在讲述别人的故事,“无所谓,就当交学费了。” 之后,豁达的他也不再“避嫌”,回到了熟悉的行业—互联网。“没有人比我们对这个行业(互联网)更熟悉。” 2007年年底,曾李青投资了淘米网,这不是他投资的第一家互联网公司,但是最成功的一家。淘米网创始人汪海兵,曾是曾李青的部下—腾讯“QQ宠物”项目总监,他当时想做中国最大的儿童社区,找到曾李青后二人一拍即合。 在外界看来,投资前腾讯员工创业的公司是曾李青的“独家秘籍”。除了汪海兵,贝瓦网CEO杨威也是腾讯的员工。但他表示,并非一开始就有意为之,而是经过一年多的投资后,通过统计,忽然发现所投的大部分创业者都是腾讯离职员工,后来就把这个定为德讯投资的规则。他笑言,“当年这些人帮助老板创业,现在我也要帮助他们创业。” 投资人和创业者,曾李青认为,两者有一种很微妙的关系,需要互相信任和了解。“如果一个投资人只听一个陌生创业者讲故事就去投,风险太大。而对于前腾讯员工和我的熟人圈子,对他们的素质和水平比较了解,这样的风险就大大降低了。”因此,曾李青投资基本奉行“一流团队,二流项目”的标准。 而在曾李青在投资领域风生水起的时候,腾讯的另一位创始人陈一丹随后在2013年宣布离开腾讯成为第二位离开的五虎将成员。 他在卸任时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的采访聊到自己2011年已经决定交棒,而倒计时的这近两年里他已经为最终离开腾讯做了很多铺垫, 从离职的历程,也体现了陈一丹的“稳”。他在离职邮件中透露,两年前已经有了离职的想法,并且与其他创始人进行了沟通,在征得其他创始成员的同意后,才着手安排自己卸任的步骤。经过两年的安排,业务稳定,团队成型后,陈才达成今天的离职。 (编辑: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