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可见,互联网金融实现资金流在自有体系内沉淀的关键在于获得金融牌照,特别是银行牌照,互联网企业如果能够办银行,那么就拥有了一个可以合法管理、沉淀资金的平台,通过互联网连接的用户前端和资金去向就可以直接在互联网银行的平台上进行,没必要将账户托管在传统银行上。资金流在这个意义上才真正实现了对银行的资金分流,而不是仅仅在渠道了的分流。有了资金的募集与沉淀,同时有了开发金融产品的权利,互联网金融才能真正从渠道端走向产品端,并覆盖整个金融链条。 历史的终结,互联网金融结局? 两种情况,一种是互联网金融没能获得自己独立的牌照,仍然需要借助传统金融体系的支撑,开展渠道服务和有限的产品辅助创新服务,这种情况下,互联网金融难以形成彻底独立的体系,小弟依旧是小弟,只不过比原来更强大了一些;大哥仍旧是大哥,只不过比原来更谦逊了些。 第二种情况是,互联网金融获得了监管当局认可的金融牌照,可以合法沉淀资金,合法开展信贷业务,合法进行金融产品的研发,那么这就超越了目前最好的互联网金融阿里模式,“存、贷、汇”都完全和银行站在一个起跑线上,或者取得了在互联网上的起跑线的权利,那么,互联网金融将彻底摆脱“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逻辑,真正成为独立人格的金融体系分支。 历史究竟会如何走呢,是互联网金融服务于传统金融,依旧依赖着呢,还是互联网金融厚积薄发,和传统金融平起平坐呢?这取决于选择的智慧。监管层面需要选择,参与方之间也需要选择,投资者更需要在两种模式之间做出选择。处于金融体系稳定的考虑,这个过程会比较漫长。 金融分析师陈凯歌 微信公众号:samchenkai (编辑: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