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与搜搜整合背后:技术力量的博弈与融合
搜狗与搜搜整合背后:技术力量的博弈与融合 【TechWeb报道】4月14日消息,“2013年中国搜索市场的棋局如何变化,取决于搜狗这一关键变量。”这个盛传于2013年初的业内观点一语中的,搜狗也从此绯闻不断。 2013年9月16日,国内搜索领域的一次重大事件发生,搜狐与腾讯共同宣布,腾讯向搜狗注资4.48亿美元,并将旗下的腾讯搜搜业务和其他相关资产并入搜狗。 国内搜索市场由此产生格局之变,凭借与搜搜整合带来的聚合效应,搜狗搜索PC端市场占有率超过13.14%,搜索市场呈三分天下的格局。搜狗依托腾讯和搜狐的资源,在与百度、360的竞争中有了更明显的优势。而在竞争激烈的无线搜索领域,搜狗更是一举拿下16%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搜搜在无线搜索领域有着相当的积累,这将弥补搜狗在这方面的不足,使其在无线搜索的市场份额迅速放大,并成为这一领域重要的力量之一。 对于搜狗而言,与搜搜的整合无疑是公司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同时,也是一次挑战。要与一个与自己规模相当的“庞然大物”顺利整合,不仅是对搜狗,对任何一家公司来讲都并非易事。 更为关键的是,留给他们的时间,仅仅只有三个月,这意味着从9月开始整合,按照集团要求,截止2013年年底,所有技术后台的整合必须完成。搜狗商业技术团队迎来一次大考。 迎面而来的四大挑战 搜狗商业产品技术中心总经理徐红兵回忆,公司当时提出了明确要求,需要技术部门在2013年底完成从搜索流量、商业客户资金、广告推广系统的全面整合。 “这就好像要将两列高速行驶的火车,进行完美的整合拼接,这期间不允许停车,要保持速度,还要保证乘客体验。”徐红兵解释说。公司为此制定了一个非常详细的计划,但在真正实施的时候,仍然面临着技术上四道坎的考验。 其一, PC搜索、无线搜索等流量平滑迁移,无损失。这意味着要将腾讯原来给予搜搜的优质流量入口,无损接入搜狗。 其二, 搜狗与搜搜商业产品功能差异的优化和补齐。其中最大的挑战是无线搜索产品工具:为平滑引入搜搜无线流量和客户,搜狗需要在两周之内升级无线工具,满足搜狗与搜搜需求之和。 其三,系统需要快速扩容。具体而言,要在不影响企业用户使用的情况下,1个月内实现存储层和应用层的快速扩容。由于搜搜的加入,使得原来搜狗搜索推广系统存储和应用的负荷迅速增大,因此必须扩容支撑体系。 其四,要将搜搜的商业客户信息顺利导入并兼容原有的账户结构。亿级广告投放方案等账户信息不缺失,用户体验良好,不因此产生客户流失。 “上面提到的四点,本质上也是融合的目标,实现起来并不容易。”徐红兵表示。 技术沉淀成破解之道 一位业界技术专家分析称,要将两个原本独立的搜索推广系统在短时间内进行融合,难度取决于这个平台的架构基础:其一,是否具有友好的兼容性;其二,是否具有足够的可扩展性。如果具备这两点要素,融合起来就便利很多。如果不具备这两点要素,那就意味着需要将原平台“毁灭性的推倒重建”,其“工程量”可想而知。 一直以来以技术型公司对外宣称的搜狗搜索情况怎样呢? “搜狗多年的技术积累成为此次融合的关键支撑,并最终化解了整合风险。”徐红兵说。“同时,完成了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离不开整个商业技术团队的努力,技术团队的所有人在那个时间点都加班加点,全力以赴。” 据介绍,搜狗搜索“旭日系统”最大的特征就是其开放的设计思维,使得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能够接纳不同的应用和业务。同时其前瞻性的软件架构,使得快速扩容成为可能。 搜狗商业技术团队长期致力于SOA系统架构体系的深度实践,这种设计方式实现了服务提供者和服务使用者松散耦合关系,使得系统具备良好的可维护性、高可用性和可伸缩性。服务使用者无须了解提供者具体实现细节,实现系统快速接入,提高开发效率。 “我们在没有大量添置服务器等设备的情况下,完成了对我们体量相当的搜搜的整合,实现了低成本的硬件投入,并且提高了单台硬件成本的使用效率,这也是此次整合中的亮点之一。”徐红兵说。 2013年底,在经过了三个月时间的努力之后,搜狗技术部门宣布完成与搜搜的整合,并且在几个重要的参数上实现了公司的预期,整体搜索业务运营平稳,稳健收官。 有业内人士指出,搜索引擎作为一个相当综合而庞杂的产品形态,其技术实力绝非一朝一夕所能练就。完成对搜搜这种体量相当的“庞然大物”的整合,搜狗良好的技术沉淀和人才积累成为关键因素,搜狗的技术实力最终让它在此次整合中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编辑: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