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对优酷土豆爱奇艺来说,“Netflix你学不会”
中国用户不愿为内容付费是困扰行业多年的魔咒。2006年3月,踌躇满志的天盛娱乐斥资5000万美元买断英超未来3年在中国播放的版权。当时英超在中国转播已有12年,拥有3000万的忠诚的球迷。收费开始之后,球迷宁可“忌掉”英超也不肯付费。3年后,天盛几近破产,成为“收费者死”的又一病例。英超在中国的影响力亦大幅下降,十几年的积累毁于一旦。 但是在今天,向观众收费的可行性已大为提高。一方面,与父辈文化消费观念不同的新一代用户逐渐成为主流,他们愿为优质内容付费。另一方面,支付宝、微信支付的兴起极大地方便了费用的支付。 中国视频网站已开始这方面的尝试并已取得相当可观的成就: 2013年,优酷自制网剧《嘻哈四重奏》第五季尝试用户付费点播,上线一周点播量已突破300万。2015年Q2优酷土豆营收16.1亿,其中付费用户贡献了1.745亿,占比从3上升到12%。 2015年6月,爱奇艺付费VIP会员数达501.7万,同比增加765%。2015年12月初,爱奇艺宣布付费用户突破1000万,不到6个月就翻了一倍。 乐视网主要采取硬件捆绑方式,超级电视、超级手机的用户,在购买后的24个月内自动成为付费用户。根据乐视提供的数据,截至2015年末,累计销售500万台超级电视、400万部手机,加上网站本身多年积累,付费会员数约1200万。 粗略估算,仅爱奇艺、优酷土豆、腾讯视频、乐视网四家的付费会员已接近3000万人。 但无论发展多少付费用户,中国的视频网站不会彻底放弃Hulu模式,不会放弃每年数十亿的广告收入。“免费观看,为更好的体验、更棒的内容付费”将是我国的主流模式。 2.建立内容壁垒 Netflix在全球拥有7000多万付费用户,凭的是海量的高品质内容。 到2015年末,Netflix版权内容累计资产为122.8亿美元,累计摊销50.7亿美元,账面净值72亿美元(2014年末的净增为22.8亿美元)。而更早的2008年,版权内容资产仅有1.17亿美元。 2015年,Netflix新增了57.7亿美元的版权内容,同时库存版权内容摊销达34亿美元。 尽管中国一线视频网站每年的内容成本均在10亿元以上,与Netflix相比还差一个数量级,因此要借助各种“小动作”来体现“差异化”,招揽付费用户。 例如爱奇艺的《盗墓笔记》每周免费更新一集,付费会员可以一口气看完全部剧集。别看动作小,却收到奇效。 再比如乐视网火爆一时的《太子妃升职记》,也给付费会员提供了特殊待遇。 3.运用大数据 一般的DVD租赁公司,热门电影会总是供不应求,需要大量购置DVD碟片。为加快周转,租赁公司会设定租期,用滞纳金迫使用户尽快归还。热潮一过,大量的DVD会闲置在库房。 Netflix起家时的标新立异之处是不设“到期日”,一举赢得众多拥趸。Netflix靠的是独特的影片推荐系统,根据会员填写的个人信息(性别、年龄、租过的影片等)给出一个包含许多冷门影片的推荐清单。 如果把牛头不对马嘴的影片推荐给用户,马屁拍在马脚上,很容易造成用户流失。逐渐地,准确预测会员喜好成为Netflix的核心竞争力。Netflix专门开发了电影推荐系统叫做Cinematch。因此,Netflix从一开始就是一间数据公司。 克里斯·安德森研究长尾理论时,曾以Netflix作为标本。可以说Netflix实践在先,克里斯·安德森为它找到了理论依据。#视频内容不是没有长尾,而是没有受唤醒# 为进一步改善用户体验,Netflix推出著名的Netflix大奖赛。2006年10月,Netflix公开了1亿份影片评级数据。包含片名、星级和用户属性(不涉及任何姓名)。参赛者被要求建立一个模型,把预测的效率提高10%以上。三年后的2009年9月,一个由工程师和统计学家组成的七人团队从186个国家的4万多个团队脱颖而出夺得百万美元大奖。Netflix名利双收,蜚声世界,这一切的代价是区区100万美元! 其后,Netflix又推出第二个百万美元大奖赛,目标是为第一次租影片的顾客进行推荐,唯有有性别、年龄、居住地区邮编等信息可资参照。 进入流媒体时代,Netflixd 版权内容方面没家底,获取成本高,自制之路成为必然选择。关于Netflix如何根据大数据操作《纸牌屋》,已经有太多的讨论且不乏马后炮式的经验总结。其实,关于大数据在自制剧领域的应用,Netflix仍在摸索之中,没有必要神话。 需要指出的是:大数据是许多公司时髦的外衣却是Netflix的骨髓。窃以为中国视频网络很难学到其精髓。 延伸阅读:
(编辑: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