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https://www.0511zz.com/)- 负载均衡、智能边缘云、智能数字人、设备管理、事件网格!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外闻 > 正文

在太阳系形成之前,周围的一颗超新星几乎摧毁了它

发布时间:2023-06-28 10:01:04 所属栏目:外闻 来源:未知
导读:   很久很久以前,大约46亿年前,我们的太阳和行星们在气体和尘埃的云雾中忙碌地建造着。不远处,一颗超新星爆炸了,它几乎要把一切都撕裂。幸运的是,分子气体的细丝保护了婴儿期的太阳系
  很久很久以前,大约46亿年前,我们的太阳和行星们在气体和尘埃的云雾中忙碌地建造着。不远处,一颗超新星爆炸了,它几乎要把一切都撕裂。幸运的是,分子气体的细丝保护了婴儿期的太阳系免遭即将到来的毁灭。
 
  日本国家天文台的一组天文学家,在研究了太阳系碎片内部的证据后提出了这个想法。根据天文学家多里斯阿尔祖曼(Doris Arzoumanian)和她的团队的说法,陨石中存在着古代爆炸及其后果的线索。这些原始岩石可以追溯到太阳系历史的最早时期。这使得它们成为了关于太阳系诞生云条件的宝贵信息。
 
  特别是,它们含有研究人员所说的铝放射性同位素的“不均匀浓度”。在这里,“不均匀”是指铝在整个样品中分布不均匀。这表明它在形成时或多或少地被“注入”到了系统的诞生中,这意味着一个像超新星一样的突然事件。这些巨大的恒星爆炸锻造了陨石中发现的同位素铝-26(26Al)。
 
  早期太阳系的诞生云
 
  虽然,太阳系最初的诞生云已经荡然无存。但是,我们可以在星子和其他太阳系碎片(如彗星、小行星和陨石)中找到它的化学成分的证据。显然,婴儿期的太阳系在超新星冲击波中幸存下来,并继续形成了太阳和我们今天所知道的行星。但是,考虑到同位素铝-26的存在,该如何解释这一点呢?这就是分子细丝的由来。
 
  在《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研究小组将圆柱形分子细丝描述为类太阳恒星的诞生地。多个细丝在“枢纽”处相互相交。类似太阳的恒星沿着细丝形成,而大的恒星通常形成在中心。考虑到恒星的典型演化年龄,大质量的恒星会以超新星的形式爆炸,并以更重的元素丰富其附近的环境。这些爆炸还会粉碎形成恒星的云,阻碍未来的增长,破坏现有的恒星和它们的原行星盘。
 
  这是原行星盘的图解。由这样一个圆盘形成的太阳系。 这个天文学家可能会认为,这个出生地在太阳系的历史早期受到更大的分子质量的气体和大气层的尘埃丝的物理化学物质的保护。
 
  是什么拯救了我们的太阳和行星?
 
  研究小组假设太阳是在这些致密分子气体细丝中形成的。在诞生过程开始后的某个时刻,一颗超新星在附近的细丝中心爆炸。研究小组计算出,冲击波将在大约30万年后撕碎这种密集的丝状物。
 
  然而,陨石中的化学证据表明,有什么东西保护了这个摇篮。它们在最初的10万年内形成于太阳的原行星盘中,全部位于细丝内。母丝可能起到了保护性“毯子”或缓冲层的作用,使冲击波的最坏部分远离。它还帮助捕捉超新星爆炸波中的放射性同位素,并将其引导到仍在形成的太阳系中。这就是同位素铝-26在陨石中出现的原因。
 
  当然,附近的超新星并不是唯一可以中断恒星形成的东西。来自附近大质量恒星的一种被称为“早期H II反馈”的现象也会破坏恒星的诞生地,并阻断恒星诞生所需的物质。然而,防止超新星冲击的母丝,也可以保护一个诞生托儿所不被大质量邻居的流出物撕碎。现在需要的是,对分子云中的飘带和细丝进行更仔细的检查。研究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另外,它们对恒星形成本身有什么影响?显然,它们发挥着重要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细致地观察。我们知道,太阳是一颗红巨星,质量是地球的1300倍。这意味着它每秒钟都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并且在短时间内就会达到极限。

(编辑: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