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https://www.0511zz.com/)- 负载均衡、智能边缘云、智能数字人、设备管理、事件网格!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外闻 > 正文

创造月球的远古原行星残余物,可能留在地球体内没消化

发布时间:2023-11-08 10:30:54 所属栏目:外闻 来源:网络
导读:   在地球上深层可能会存在的特亚行星剩余物质是在45亿年前撞击诞生新地球的原始星球所遗留下来的



  在地函深处,有2个神秘“斑点”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地球科学家,它们
  在地球上深层可能会存在的特亚行星剩余物质是在45亿年前撞击诞生新地球的原始星球所遗留下来的
 
  在地函深处,有2个神秘“斑点”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地球科学家,它们被称为大型低剪力波速群(Large Low Shear Velocity Province,LLSVP),一个位于非洲大陆下方,一个位于太平洋下方,占比约地函4%,当地震波经过这两处,速度会变得比经过地函其他区域还慢,显示两边存在温度、成分差异。
 
  近年来,科学家开始怀疑这两个“异常”区域与撞击早期地球并形成月球的远古矮行星特亚(Theia)残留物有关,因为月球质量仅地球2%左右,而剩余的特亚行星质量下落不明。
 
  位于地球地函的大型低剪力波速群,可能是被地球吸收的古老矮行星残骸。
 
  根据太阳系大岩石圈碰撞说,约45亿3,300万年前,特亚行星偏离原木星的轨道与土生土长的早期地球太阳系发生毁灭性的相撞,彼此融为一体形成如今地球,而其中一部分地函与破碎地壳被弹射到稳定绕地轨道,最后重新吸积形成月球。
 
  由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科学家组成的团队试着模拟当初这场撞击、特亚行星对地函的影响、撞击残余物如何在接下来45亿年内于地函中循环,发现这颗与火星差不多大小的矮行星大部分能量仍保留在上部地函,下部地函并未因撞击完全融化,因此来自特亚行星富含铁的物质团在落入地函底部时基本上保持完整。
 
  地函环流模型则表明特亚行星会逐渐融入地函,由于它的密度比地函高约2.5%,因此会下沉并凝固,最终稳定于地函低处但不融入地核,这也与当今看到的大型低剪力波速群情况相符,其深度超过2,000公里,密度比周围环境高约3%。
 
  研究人员表示,如果我们设法从中恢复一些有关特亚行星的资讯,或许就能更了解婴儿太阳系的结构与组成。我们知道,太阳系是由八大行星组成的,其中最大的行星是木星,它的直径是地球的109倍,质量是地球的318倍。

(编辑: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