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的vivo已经走完了别人10年的路
“作为CEO来说,我认为我最大的使命就是要随时协调好这四个相关者的利益关系,让他们都开心、快乐。只有他们开心快乐了,企业才可以健康长久。”沈炜把“四个平衡”原则看做是自己的一种使命。 沈炜坚信,无论商业环境、商业模式如何改变,商业本质不会发生任何改变。 差异化之后 在音乐上,vivo 一直有着良好的基础和足够的积累,有专业化的音频工程师、专业化的仪器设备、专业化的实验室。虽然功能机时代已远去,但vivo却很好地传承了以音乐作为切入点差异化的特征。 据vivo高级副总裁兼COO胡柏山回忆,刚开始进入智能手机时代时,vivo通过大量研究发现,在智能机里音乐和音质是一项没有被很好满足但却是消费者比较关注的功能。所以vivo就想从Hi-Fi做切入。 “有了这个想法后,我们与合作伙伴去聊,他们觉得我们这个想法有点疯狂——Hi-Fi这么大的专业机芯片如何放在手机里?”胡柏山透露,“后来通过vivo团队跟供应商的配合,2012年推出的X1手机上首次实现这个设想。” 看似简单的设想却是一路艰辛。因为单个型号的专业级芯片一年的使用量仅有几万片,但手机是个大众消费品,所以供应商怀疑消费者会不会认可vivo的Hi-Fi概念。 “Hi-Fi芯片供应商在疑惑之下接受了我们的订单。”胡柏山表示,“初期供应链上的确紧张,所以X1在上市初期供货略紧张,但最终用户认可我们细分差异化方向所做的努力。” 随后推出的Xplay甚至得到了刻薄的锤子手机创始人罗永浩的赞誉:“研究了一会儿Find5、vivo Xplay、MX2这几个国产精品硬件之后,我突然意识到他们的优秀其实不是偶然。” 不过,两年过后,Hi-Fi已不再是vivo的“独门秘诀”。 对此,沈炜自信地回应:“更多厂家加入Hi-Fi细分市场说明大家认可它,给我们更大压力的同时也给了我们动力,我们会在Hi-Fi这块持续引领这个行业。 事实上,除了Hi-Fi差异化,vivo令竞争对手广泛提及的还有其渠道。vivo的代理商拥有vivo股份,而且一直坚持独家代理,不做其他品牌。目前,vivo在全国的分销终端有近10万家,这个庞大的线下渠道是维持vivo销量的主要来源。 但是,在小米开辟的互联网营销时代,传统企业纷纷推出互联网品牌的背景下,vivo的这种渠道模式似乎有点儿格格不入。 对此,冯磊解释:“vivo不做独立电商品牌并不代表vivo不拥抱互联网。vivo三年前就已成立独立的电商运营团队,也有独立官方商城,与京东、易迅等也展开了合作。线上与线下不是一个取代和对立的关系,是一个并存的关系。” 其实,vivo的互联网策略与其用户策略是并行的。vivo的用户60%集中在二三线及县级市场,北上广深4个市场稍弱,随着vivo渠道和互联网营销能力的不断加强,用户结构也将发生变化。 可以说,vivo的过去和现在都是成功的。对此,沈炜总结:“一个品牌不可能一统天下。只要你能够在这个巨大行业里找到很好的细分市场,在细分市场做到老大,其实日子一样过得很好。” 这几年,很多人都问沈炜,看到别的企业上市、估计几百亿美金眼红吗?沈炜的答案是“不眼红”,因为“我的内心很安定”。“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野心可以有,但如果没有实力支撑就是空想、幻想,我目睹过太多‘急功近利’的例子。”沈炜强调。 历过多次产业变革、带领企业历经二十多年风雨洗礼后,沈炜早已坦然对面一切。 (编辑: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