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省钱的哥赚钱 打车软件真这么好吗
下午四点半北京的晚高峰已经到来,一个路口堵了十分钟,苏师傅提前按了计价器好让小编少付一点。快的打车首单并没有更多优惠,都是立减13元,输入车费后显示小编需要再付11元整。不过快的没有返话费的活动,所以小编得到的优惠就是13元整。 每单都优惠13元 至此小编的整个体验过程就结束了,叫车软件的方便程度不言而喻,不用站在路边苦等,信息一发送就有司机抢着来接你,这才是上帝的感觉。两款软件的叫车速度都非常迅速,车费直接网上支付不用掏钱也免去了收到假币这种烦恼,优惠力度也令人满意,十几分钟的车程只花了几块钱,如果车费比优惠的数额还要小,只需掏1分钱的手续费相当于免费乘车! 对司机来说,叫车软件的出现帮助更大,先不说两个巨头抢着给司机送钱,空驶率大大降低,走到哪都有乘客拉,省油省心省时间,累了就找个地方一停,自有生意找上门,甚至连接不过来的时候都有。苏师傅还说,抢单也是有技巧的,第一拼的就是手快,谁按得快单子就是谁的;其次就是网快,3G还不够司机师傅们也升级成4G了;最后就是手机快,高师傅告诉我他拿出了两部最好的手机用来抢单。看来打车软件对出租司机的吸引力非常高,大家聚在一起还会交流如何接更多的单,哪些路线乘客需求量大,但是打车软件也带来了不少的问题。 问题暴露隐患增加 2月20日北京市交通委正式发布规定:每辆出租车只允许安装一个叫车终端,但是对一个手机里安装多少款叫车软件没有明确要求。这样做原因非常简单:安全!小编测试时遇到的高师傅和苏师傅都安装了两部手机,而这样做的司机并不在少数,坐车的这十几分钟内两款软件接连发出语音叫车提醒,没一会小编就觉得脑袋有点疼,而司机整天都要处在这种环境之中,对车外声音的敏感度肯定会下降。与此同时,司机在行驶的过程中需要操作手机来接单,注意力难免被分散,安全隐患大大增加。 交通委运输局发布一车一终端规定 另外,打车软件从侧面助长了出租司机的拒载率,明明是空车可就是不停,因为他们要赶着去接用打车软件的乘客,并且在上车之前司机就能清楚的知道要去的地点,如果距离比较近的话可能根本就没有司机愿意接单,后果就是用软件反而不如扬招成功率高。也有不少用户担心,打车软件会把出租司机“惯坏”,急需用车或者约车是可以加价的,司机很可能只挑选加价的用户,变相损害了其他乘客的利益。 使用软件需要在线支付车费,如果恰好赶上网络不稳定付款也成了难题。不少司机表示有些乘客的手机网速慢付款总是不成功,只好把车停在路边干等着,既浪费了时间搞不好还要吃罚单,虽然不用找钱不用辨识假币,但是科技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烦恼。 游戏终有结束时制定规则是关键 腾讯和阿里这场烧钱游戏已经进行了好几轮,五亿!十亿!毫不在乎的砸钱争用户,但是用户的忠诚度怎么样呢?在小编看来并不高。2月10日嘀嘀打车将给乘客和司机的奖励从10元降至5元,结果用户一边倒的选择了快的,并且一度造成快的系统崩溃。由此可见,用户大多数是奔着优惠返现去的,是哪家软件他们并不在乎,软件制作精良体验优异都不是重点,省钱才是王道! 不知道这场战争还要进行到何时,钱总有烧完的那一天,两败俱伤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打车软件的火热也说明了市场需要,这个行业急需制定出一个良好的规则,如在欧洲的一些主要城市,叫车软件被广泛使用,成功率几乎能达到100%,且等待时间不超过10分钟,扬招这种方式逐渐被取代。我们也可以如此,没有恶性竞争不再靠砸钱留用户,市场规范了行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编辑: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