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发展中国家 这部印度片竟然拍出了中国的教育问题
F班开家长会,没有一个家长前来,并不是他们不重视教育,而是相比较自己孩子上学的问题,他们有更重要的问题要去关注。这些孩子的家长有些是渔民,有些是果农,有些是汽车修理工。甚至有些连喝水问题都保障不了,拿着桶排长队取水,水来了之后一哄而上。 物质上都已经贫穷到这个地步了,哪有心思去关注教育,这种贫穷也延续到孩子身上,下课之后,孩子们要帮忙捕鱼,帮忙补胎,帮忙照顾一大群弟弟妹妹。身体上劳累过后,他们下意识的认为,通过学习也改变不了什么。 即使学校领导层面承诺给他们教育资源,想把他们平等对待。但是学生这个看上去最单纯的群体,其实对阶级的反应才最敏感。F班在学校里没办法像A班那样耀眼,各种被人看不起。 F班的孩子指出A班作品上的错误,不仅没有获得认可,更是被嘲笑,修理汽车的懂什么? 为了缓解这种来自上层的鄙视链,来自贫民窟的孩子们除了鄙视回去以外,在别人嘲笑自己之前,就开始自我嘲笑了。陷入到各种阴谋论里,学校里为了激励学生们好好学习的徽章制度,在他们看来是校领导的一种阴谋。在放弃挣扎的同时,最先否定的是规章制度。看不起运行规则,觉得自己的失败是一种特立独行,自以为清醒的认清了现实,主动退出竞争。 有没有觉得这种自以为是的清醒很耳熟,比起物质上的贫穷,最可怕的是一种思维上的贫穷。不是我们比不过你,是我们也看不起你,我们不屑于去参与你们制定规则的竞争。 (编辑: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