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https://www.0511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网络游戏 > 网页游戏 > 正文

来谈谈《地球防卫军5》和日本人心中的“怪兽幻想”

发布时间:2018-12-15 05:57:44 所属栏目:网页游戏 来源:新浪游戏
导读:副标题#e# 小时候看哥斯拉和奥特曼,眼中都是巨大怪兽哥斯拉,破坏那一栋栋现在看来真实感并不强的建筑的“宏大场面”,或者是奥特曼击败怪兽,每一集都能拯救一次日本的“正义的伙伴感”。长大了,明白了哥斯拉不过是空想产物,奥特曼这样的外星救世主也并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小时候看哥斯拉和奥特曼,眼中都是巨大怪兽哥斯拉,破坏那一栋栋现在看来真实感并不强的建筑的“宏大场面”,或者是奥特曼击败怪兽,每一集都能拯救一次日本的“正义的伙伴感”。长大了,明白了哥斯拉不过是空想产物,奥特曼这样的外星救世主也并不现实,我开始关心灾难下的人民百态,开始思考起日本的文化娱乐产业为什么这么钟情于“巨大”。

  好不容易靠着幕末维新运动,靠着工业和科技的力量转型成为世界大国的日本,却因为一个“小男孩”和一个“胖子”,永远的被挂上了耻辱柱。国家意识,工业基础,种族优越,文化认同都在短时间内被毁灭,大和民族在二战后受到了不可磨灭的打击。

  而1954年的远洋渔船“第五福龙丸”因为在比基尼岛环礁遭到美军试放的氢弹核辐射,导致船员死亡,让当时依旧生活在核武器阴影下的日本人民越发惶恐不安,也激发了当时文化从业者的创作热情。就这样,东宝映画的天才制作人圆谷英二和田中友幸笔下的巨大怪兽“哥斯拉(ゴジラGodzilla)”诞生。在我看来,哥斯拉不仅是对于核武器记忆的具象表现,也是让日本人对于原子弹的压抑情绪能够得到宣泄的重要管道。

来谈谈《地球防卫军5》和日本人心中的“怪兽幻想”

  上世纪60年代,日本开始了对于重工业的迷恋,对于巨大形象的认同。“迷恋巨大化”这一艺术形态虽然诞生于日本人民对于原子弹畸形扭曲的畏惧感,但最终却成为了日本文化输出的领袖符号。不是monster(怪物),也不是alien(宇宙人),怪兽甚至有了自己专属的名词“kaiju(来源于日语中的怪(かい)獣(じゅう))”

  在上世纪80年代后,新生代的诞生,经济、科技和文化的腾飞式的发展,日本人民对于核武器的恐惧已经得极大的缓解。也是从那个时代开始,怪兽片不再是人民宣泄情感的渠道,而真正成为人民娱乐的产业。其中也开始有了一些不一样的影子,哥斯拉时而成为日本的保护神,在外来入侵者手中守护日本;时而也在日本大闹一番成为日本人民心中的痛,但从花样愈发丰富的形态和各种其他怪兽乱入来看,“怪兽片”越来越娱乐化是不争的事实。

来谈谈《地球防卫军5》和日本人心中的“怪兽幻想”

  在最新版的由庵野秀明和樋口真嗣执导的《新·哥斯拉》的结局中,最终当哥斯拉被冰封在东京街头,象征着核能就像是双刃剑,可能会对人类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但现阶段人类又离不开核能,影片探讨了“福岛核电站泄露”事件后,日本人民再次高涨的核恐惧下,日本和核能该如何共存的问题。

  电子游戏诞生后,日本的游戏制作人也在不断的产出各种别出心裁的怪兽作品,有人类化身猎人,狩猎怪物的《怪物猎人》系列;也有融合西方神话和巨大怪兽的设定,却因为自成一体的世界观、宏大的布景想象力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为每一代索系主机都会重置一遍,依旧没人敢说它不良心的《旺达与巨像》。而今天要说的《地球防卫军5》,也正是这样一个取材于日本人的“怪兽幻想”,却也传达出和传统怪兽完全不同的价值观的游戏。

来谈谈《地球防卫军5》和日本人心中的“怪兽幻想”

▲游戏在日本的销量还算不错

小开发商也有怪兽无双的大梦想

  《地球防卫军》是由日本游戏开发商D3Publisher出品的第三人称射击游戏,主要讲述的是玩家作为地球防卫军(EDF),在各种怪物和外星人中保护地球的故事,其起源于PS2时代的《廉价游戏2000Vol.31:The地球防卫军》。“廉价游戏2000”这个系列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就是索尼扶持下的小工作室推出的独立游戏。

来谈谈《地球防卫军5》和日本人心中的“怪兽幻想”

  “地球防卫军”的初代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独立游戏,清版过关的游戏方式,简陋的贴图建模,并不值得深挖的系统,但因为日本人深埋于基因中的怪兽情怀和屠杀大量杂兵的爽快感以及场景的可破坏的高开放度,游戏发售后也拥有了相当的粉丝,D3Publisher也从一家外包性质的小作坊,升格成了开始做原创游戏的二三线工作室。

  但直到2017年发售的日版《地球防卫军5》,远远落后时代的画面问题依旧是劝退新人玩家入坑的重要原因,这看着就像是PS2和PS3新旧交替时代,毫无光照体现的画面是因为D3Publisher的技术力限制,无法赶上高清化的末班车吗?的确有一部分这样的原因,但我个人认为要在一个高度开放的场景中,加入成百的怪物,这些怪物还都拥有不同的可破坏部位,既要保证游戏帧数还想要把画面做到本世代水准,应该是世界上少数的顶尖厂商才会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来谈谈《地球防卫军5》和日本人心中的“怪兽幻想”

  时隔1年,《地球防卫军5》终于以完全中文化的形象进入玩家的视野,相比于4代重复度非常高的场景,后期反复刷的无味,5代中明显可以感觉到场景数量增加的明显,自由度极高的可破坏世界,4个兵种超过2000种武器搭配,敌方怪物种类众多不限于各种虫子,经过了10多年的发展,《地球防卫军》终于给人一种脱离独立游戏的感觉。

  打巨型怪物的游戏那么多,为什么《地球防卫军》系列就有那么多的忠实拥趸,我想这和化身地球防卫队,守护地球的那种我们从小看怪兽片和奥特曼成长起来的仪式感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我也更喜欢人类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能动性。没有奥特曼天降神兵救我大和,面对远超地球科技源源不断的外星人入侵,看着体型远超人类数倍至几百倍的怪物,人类最终还是靠着自己的双手拯救了自己。

来谈谈《地球防卫军5》和日本人心中的“怪兽幻想”

  即使游戏中的人类科技还是充满了空想科幻风,从人类肉体延伸,依赖于重工业的巨型机器人,单兵装甲服和飞行装置,依旧是继承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日式科幻理念,也体现了日本人最擅长的从前辈那里继承艺术形态和审美,并结合时代发展革新的能力。

(编辑: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