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https://www.0511zz.com/)- 负载均衡、智能边缘云、智能数字人、设备管理、事件网格!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服务 > 正文

接地气的东北话:媒体服务中的亲民表达

发布时间:2024-06-19 15:49:07 所属栏目:媒体服务 来源:狂人写作
导读:  在东北,有一种亲切叫做“接地气”,有一种服务叫做“百姓语言”。在媒体服务中,这种独特的东北风格不仅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更让信息传递得更加生动、直接。  比如说,你打开东北的广播

  在东北,有一种亲切叫做“接地气”,有一种服务叫做“百姓语言”。在媒体服务中,这种独特的东北风格不仅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更让信息传递得更加生动、直接。

  比如说,你打开东北的广播,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像邻家大哥大姐跟你聊天一样:“哎呀,大兄弟,今儿个天气可真好,出门记得多穿点,别让冷风吹透了。”这样的语言,让人听着舒服,感觉贴心。

  再看看电视新闻,主持人不单是正襟危坐,他们会在报道政策法规时,用东北人能听懂的比喻:“这政策啊,就像咱家的炕,得热乎,得让大家都受益。”这样的表达,让复杂的政策变得通俗易懂,让人一听就明白。

  就连社交媒体上,东北的媒体也不会忘了那份“接地气”。他们用网络热词、方言俚语,讲述着身边的故事:“瞧瞧,那小王八羔子,不就是考了个全班第一,得瑟啥呢,咱们得低调,得谦虚。”这种语言风格,既幽默又亲切,让人在笑中产生共鸣,感受到媒体的温度。

  东北话的亲民表达,就像一壶热气腾腾的豆汁,一口下去,暖身又暖心。它让媒体服务不再冰冷,不再遥不可及,而是融入了百姓的日常生活,成为了大家的朋友和伙伴。在这样的交流中,信息传递得更有效,群众的参与感也更强,这就是东北话在媒体服务中的魅力所在。

(编辑: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