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https://www.0511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编程要点 > 资讯 > 正文

唱片业成就了姚谦 他为什么沉寂十年后却投身互联网音乐?

发布时间:2016-09-10 07:56:42 所属栏目:资讯 来源:钛媒体 
导读:摘要: 谈EDM(Electronic Dance Music),谈音乐节Live,谈网络直播,这位60后新晋互联网人正在探究00后,自认是无畏的双子座,&

  所以很多成功的经验并不是我造就的,而是那个时候你突然愿意给一个人做一件不是重复的事情。而且人是会变的,比如在那个时候会愿意,过一阵又不愿意了。所以我觉得那时候我运气好,那时候不只是幕后人,甚至是工作团队,音乐人,我都碰到一些愿意玩一下的人。

  刘湘明:你刚才谈到,唱片时代过去了,整个音乐行业也在谈盈利模式,您对未来没有唱片的音乐产业的商业模式有什么想法?

  姚谦:我觉得系统化建立,而且多面向的系统很重要。我会做音乐有很大的原因是我认同一个概念——听音乐的平台可能先是直播,再下来用视觉引导是可能的。我现在努力试着跟乐视员工了解,用现在大家理解的IP的概念来说,还在努力沟通中。除了直播还有什么存在是可以成就音乐的?因为以音乐为核心的视频平台就能成就音乐。

  所以我相信各种音乐节也是。苏打绿他们最近在做一件很有趣的事,我非常支持。他们办过两万人以上的演唱会,然后他们用很长的时间跟柏林交响乐团录了一个专辑。他们最近做的事情,是把十张专辑从第一首不讲话唱到第十首,所以它做了十套节目。就因为一个概念,其实在唱片发明以前,音乐还是现场唱。

  但是现在有现场,现场是有三大名牌设计师,有最强的灯光。现在回来说,如果大家认识这个人,是从他的唱片作品认识的,大家尽量靠近我现场唱给你听,连乐手都是现场,一次性地把音乐唱完,然后现场互动,他考虑的是Live的价值。我特别喜欢这个概念,因为我觉得Live是有价值的。

  现在音乐节的某种角度趋向是几天几夜,但有一些片断是听我喜欢的作品。听音乐的live可能还有不同性质。我觉得音乐价值是在制造,Live的价值可能是在创造中,而创造是很重要的。

  另外一个我很感兴趣,是这段时间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我发现一个音乐人如果没有音乐作品,就只有靠粉丝经济了。这个时代音乐,为什么做得那么辛苦?是因为大部分人没有作品,而少部分有作品的人,平台好像没有想法。怎么去让这些作品沟通给群众,是很重要的。我也是试着跟乐视音乐的同事沟通,我们怎么诠释作品。我们的直播技术非常强,但是我们下一步怎么说明作品。

  其实在网站的编辑上,中国是走在前面。其实中国自己创意的时代到了。但是我们现在音乐缺的是作品。如果哪一天,我们的电视经济节目愿意放好的、新的作品,而不是重复以前写的作品,那是一个媒体自觉的开始。我们现在从事音乐平台的媒体人要思考这件事。

  刘湘明:您最大的标签还是一个创作者,我想您用简单的几句话给我们描述一下,您觉得未来技术对艺术的创作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姚谦:一定会的有改变的。今天早上我分享了李安的微信。李安为什么要分享那个电影?因为他用技术来表达深度。他要说的是,在叙利亚打仗的一个年轻军人回来。战场给人的感官、感受是不一样的,那你怎么表达?其实它用科技是很难解决的,这种情况一有风吹草动是很容易感受到的。

  他现在开始愿意使用新科技,目的是满足创作,而不是当做一个标榜武器。我很赞成李安这个说法,技术是服务于创作的,创作者千万不要对抗技术,营运人也千万不要把技术当做创作。我觉得创作者理解科技其实是帮助创作者,千万别对抗。我们怎么样去沟通和整合?其实创作跟科技之间,绝对是有一些好的模式可以去做。我觉得创作最大的根源是人性,我觉得会有越来越多好的创作。

(编辑: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