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王坚:“去IOE”不是技术升级 而是时代变化
2013年“双十一”,天猫成交额达350亿,支付宝成交笔数1.88亿,阿里巴巴再一次赚足眼球。 2012年起,阿里集团闪电般地拆分成7家公司、25个分支机构,并在金融业肆意扩张,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大举收购……马云构建的阿里生态圈,正在从城邦成长为“帝国”。在这一系列高调动作的背后,实则与一位低调的人有关,他就是王坚。 2008年,王坚加盟阿里巴巴成为集团首席架构师,即现在的首席技术官。这位前微软亚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被马云定位为:将帮助阿里巴巴集团建立世界级的技术团队,并负责集团技术架构以及基础技术平台搭建。 加入阿里后,带着技术基因和学者风范的王坚就在阿里巴巴集团提出了“去IOE”(在IT建设过程中,去除IBM小型机、Oracle数据库及EMC存储设备)的想法,并开始把云计算植入阿里的IT基因。阿里巴巴的“去IOE”运动引发了大型企业IT底层建设的新思潮,也使IBM、Oracle等国外大型厂商倍感压力。 随着“去IOE”的实施,阿里IT发展策略逐渐从依赖“商业软件”、到拥抱“开源软件”最终演变为自主技术和云计算服务能力,更为2009年“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的成立埋下伏笔。 2011年7月28日,阿里云自主研发的“飞天”云计算平台开始以公共云服务的方式对外提供云计算服务。IT支撑起阿里集团的业务闪变,并在淘宝、支付宝等核心业务之外,勾勒出了新的盈利模式——云服务。2013年8月15日,阿里巴巴“飞天”云计算平台的单集群服务器规模达到了5000台,这是中国互联网公司首次公布单集群规模达到了5000台。 新的IT格局支撑起阿里集团“平台、金融和数据”三大业务的发展;“阿里云”则成为阿里巴巴延伸向更多中小企业的重要触角。带着对阿里IT布局的探究,《商业价值》出版人刘湘明携CIO提问与阿里巴巴首席技术官王坚展开对话。 云计算是“去IOE”最好方法 阿里巴巴的成功经验表明原来依赖IBM、Oracle和EMC的系统是可以构建在Commodity PC上,这为大多数企业基于云计算平台搭建IT系统扫清了障碍,让他们可以彻底拥抱互联网。 从2008年11月加盟阿里集团开始,王坚在集团首席技术官和阿里云总裁角色之间不断转换。办公室里整墙贴满“云OS”效果图,与团队在“钟馗道-争端解决室”开会到深夜已成常态。王坚有着产品经理敏感执著的特质,他认为:“‘去IOE’最好的解决方式是采用云计算,而不是买来一台新的机器替代掉原有机器。” “去IOE”的实施,使阿里IT发展策略逐渐从依赖“商业软件”、到拥抱“开源软件”最终演变为自主技术和云计算服务能力。这一过程的本质是分布化,让随处可以买到的Commodity PC架构成为可能,这提供了云计算落地的首要条件。 Q 博士伦中国公司 IT总监汪华:为什么“IOE”对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是—个问题?“去IOE”和开源对IT团队的技术储备有多高要求? A 在互联网时代,绝大部分企业,包括互联网企业,对计算需求难以通过IOE提供的技术满足,技术路径上依赖于专用的硬件设备比较危险。随处可以买到的Commodity PC架构对于阿里和大多数企业来说是最安全的,成本节约是“去IOE”最先显效的部分。 理论上只要计算能力够,“IOE”就一定能去掉!实际上“去IOE”这件事有技术挑战和风险,不是简单改变软硬件本身,它是“买计算”时代的产物,最好的解决方式是采用云计算,而不是买来一台新的机器替代掉原有机器。开源技术只解决了软件使用成本的问题,而忽略了开源软件的升级和维护成本。 Q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CIO 邴:是否有一天企业都采用开源,而且没有软件供应商只有服务供应商时,IT建设的一些困难才能够解决? A 阿里最早依赖商业软件,从拥有20多个节点的Oracle RAC数据库集群(当时是亚洲最大),到成为开发使用开源软件MySQL最好的企业之一,到研发自己的关系数据库OceanBase用于不同的业务场景。这样的演变路径也表明:商业软件、开源软件跟自有技术永远是搭档,对于不同企业来说只是百分比的问题。对大的互联网企业来说自有技术变得非常重要,未来“云计算平台+自有技术+开源技术”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Q 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技术总监龙庚:阿里云、天猫和淘宝的技术体系是怎样的?在“去IOE”过程中,他们是如何协同?阿里下一步发展对技术会提出什么样的要求? A 支付宝、天猫和淘宝,阿里云的实际技术应用确实有所不同,但阿里巴巴整个技术体系是协同在一起的。阿里整体技术的协同效率可以用几个关键的事例来说明:第一是在“去IOE”过程中逐渐建立起对技术方向的认同和协作,淘宝的业务拓展如果没有技术、产品和业务等各团队的相互协同,是一件不可能的事;第二是在2011年,阿里集团所有的技术后台运维和运营部门都集中在首席技术官下面,成立统一的技术保障部,从工具到理念都在融合,这适应了集团业务的快速发展和变化,并成功驾驭了大型互联网企业的技术挑战;第三则是业务驱动的技术协同,淘宝“聚石塔”、支付宝“聚宝盆”等业务,都是在业务驱使下运行在阿里云“飞天”平台上,它是一种自然协同的结果。 今天我们看到的互联网只是冰山一角,等到量子计算出来以前,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要受现在计算框架的局限,云计算也是阶段性的产物,未来如果没有像量子互联网公司的发展也是会有很大的瓶颈。从这个角度讲,互联网经济对计算的依赖就像传统的工业对石油跟煤的依赖一样。量子计算不突破,互联网经济会有很大障碍,这是我们一定会面对的事情。 阿里巴巴如何“去IOE” “去IOE” 最好的解决方式是采用云计算,而不是买来一台新的机器替代掉原有机器。 2013年5月17日,阿里集团最后一台IBM小机在支付宝下线。这是自2009年“去IOE”战略透露以来里程碑式的一个节点,阿里集团只剩下部分Oracle数据库和EMC存储。7月10日,淘宝广告系统使用的Oracle数据库下线,淘宝彻底告别Oracle数据库。 作为整个集团的首席技术官,王坚负责每年集团IT预算和规划,他意识到对于传统IT厂商的依赖使得相关技术及其维护已不在阿里自己管理的范围之内,例如,大存储对客户而言基本就是“黑盒子”,客户都不能自行进行重要的维护,“去IOE”解决了影响淘宝和支付宝长远发展的问题。 (编辑: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