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王坚:“去IOE”不是技术升级 而是时代变化
淘宝自身的挑战在于面对突然出现的并发流量和意外情况时,如何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并完成天文数字的交易量。在意外情况下,淘宝无法预测用户行为,任何一个局部的问题都有可能演变为一个全局的问题,这是困难所在。“双十一”当天阿里集团近千名技术和业务人员坐在一起,用一个指挥体系处理问题,准备了几百种预案。 解决淘宝客户的问题主要依靠阿里自身的技术力量,比如 “聚石塔”项目将天猫和淘宝卖家的全部交易流程都部署在阿里云平台上,保证交易系统的稳定性才能保证交易顺利完成。把卖家的ERP系统完全架设在云上,这件事的难度和意义比只解决网站流量扩容要大,因为从发票打印到发货都要通过这个系统,不同的ISV(独立软件开发商)也在其中起了关键的作用,让人们体会到一个生态的价值。2013年,淘宝的目标是让75%的交易在云上完成。 Q 为什么商家在云上跟在本地部署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 A 首先,现在中国的IT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好,很多小企业的IT建设不仅受制于成本,还受制于人才,云计算可以帮这类商家把业务搬到互联网上来处理。其次,一笔交易从一个数据中心转到另一个数据中心,这当中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互联网基础设施非常重要,云技术可以帮助大家解决互联网基础设施问题,“双十一”时每个商家承担比平时大十倍、百倍甚至千倍的容量,这些因素加起来是让云计算变成唯一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Q 我记得2012年您大概为“双十一”准备了几百个预案,2013年有没有什么不同的准备?2013年的“双十一”跟上年的“双十一”有什么不同? A 2013年“双十一”时整个系统的成熟度更高。上年花了大概37分钟支付宝里有了第10亿销售额,2013年大概只花了6分钟就到了10亿。对云计算最有挑战的不是在下单那一刹那,是第二天要发货打单,所有东西都要上云,有的商家最后会因为打发票机器数不够发不出货。 (编辑: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