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https://www.0511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3Q”大战最终悬念

发布时间:2014-02-25 11:59:37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站长网
导读:王峰不久后360诉腾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二审亦将宣判。是否认定腾讯依靠垄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将影响深远。2月24日下午,最高法院在“全媒体”直播下,公开宣判了“3Q大战”

王峰

不久后360诉腾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二审亦将宣判。是否认定腾讯依靠垄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将影响深远。

2月24日下午,最高法院在“全媒体”直播下,公开宣判了“3Q大战”中的不正当竞争一案。

最高法院维持了一审广东省高院的判决,认为上诉人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奇智软件(北京)有限公司构成了对被上诉人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的不正当竞争。

“是否属于互联网精神鼓励的自由竞争和创新,仍然需要以是否有利于建立平等公平的竞争秩序,是否符合消费者的一般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为标准来进行判断”,审判长、最高法院副院长奚晓明在宣读判决书时称。

“否则,任何人均可以技术进步为借口,对他人的技术产品或者服务进行任意干涉,就将导致借技术进步、创新之名,而行‘丛林法则’之实”,判决书中还写到。

此前,2013年4月25日,广东省高级法院对此案曾作出一审判决:奇虎公司构成不正当竞争,判令其赔偿腾讯公司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费用500万元。

爆发于2010年的“3Q大战”共包含3起诉讼,这是这起互联网大案的倒数第二次宣判,也是最高法院审理的第一起涉及互联网领域不正当竞争的二审案件。本报记者获悉,不久之后,最高法院亦将对360诉腾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一案二审宣判。

“近几年来互联网行业‘大战’的硝烟弥漫,不正当竞争的案件也很多”,亚太网络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刘德良告诉记者。

2014年以来,国内法院已审理了4起互联网不正当竞争案,“法院判例在制止互联网不正当竞争中,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可能主要是因为处罚力度太轻”,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学教授吴景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3Q大战”延宕3年

2013年12月4日,此案在最高法院第一法庭公开开庭,5名法官组成了合议庭,最高法院副院长奚晓明亲自担任审判长。

案件的缘由是2010年10月29日,360发布了一款“360扣扣保镖”软件,其宣称“可全面保护QQ用户的安全,包括防止隐私泄露、防止木马盗取QQ帐号以及给QQ加速等功能”,并且,“能自动阻止QQ聊天程序对电脑硬盘隐私的强制扫描查看”。

2010年11月3日,腾讯公司发布《致广大QQ用户的一封信》,这被360方面认为是“3Q大战”爆发的标志。

360公关部门提供的资料称,腾讯公司“悍然胁迫用户‘二选一’”:明示禁止其用户使用360软件,否则便停止腾讯QQ软件服务;拒绝向安装有360软件的用户提供相关的软件服务,强制用户删除360软件;采取技术手段,阻止安装了奇虎360浏览器的用户访问腾讯QQ空间。

同年11月20日,工信部出面调停,紧急叫停了两家企业间的对抗行为。但“3Q大战”沉寂半年后,腾讯向广东省高级法院起诉了360,认为自己遭到了360的“污蔑、破坏和篡改”。

2013年4月25日,广东省高级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为360构成不正当竞争,赔偿腾讯500万元。这是目前国内互联网不正当竞争案件中,赔偿数额最大的判决。

本报获得的最高法院判决书显示,其对2013年12月4日庭审时归纳的5个争议焦点分别进行了回应。

最高法院认为,“360扣扣保镖”破坏了QQ软件及其服务的安全性、完整性。

点击一键修复后,相应计算机页面提示“共有31个QQ插件,已禁用其中11个插件”,被禁用的插件包括“腾讯搜搜”、“SOSO搜吧”、“QQ网站”、“QQ宠物”等。判决书认为这并不符合互联网行业商业惯例,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

最高法院还认为,360存在贬损QQ软件及其服务的行为,从而构成商业诋毁。

使用“360扣扣保镖”的一个结果是,通过其一键修复功能,会将QQ软件的安全沟通界面替换成“360扣扣保镖”界面。这被最高法院认为,360取代了QQ软件的部分功能以推广自己的产品,从而构成不正当竞争。

  最高赔偿也太轻?

腾讯在向广东省高级法院起诉时,曾提出了1.25亿的天价索赔,尽管两审法院最终只判决了500万元,但这仍是目前国内互联网不正当竞争案件中,数额最高的赔偿。

360向最高法院上诉时,提出500万的赔偿过高。

“不正当竞争案中的经济赔偿数额,由法院根据双方提交的证据裁断,比如一方的损失或另一方的不当得利”,刘德良告诉记者。

在一审中,腾讯方面提交了一份咨询报告书,认为“360扣扣保镖”对腾讯公司造成损失的评估值为1.42亿余元,此外,“扣扣保镖”每日造成QQ客户端增值服务流量损失为20万余元,每日造成QQ广告损失30万余元。

一审法院在评估了可以量化的损失之外,还考虑了品牌价值损失,以及对互联网行业环境影响等因素,从而作出了500万元的判决。这一判决超出了法定赔偿的最高限额。根据最高法院对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解释,赔偿限额一般为50万元。

二审中,最高法院同样认为,腾讯公司遭受的损失“已经远远超过法定赔偿限额”,因此认为赔偿数额确定为500万元并无不当。

“法院判例在制止互联网行业不正当竞争中,起的作用微乎其微,一些公司甚至愈败愈勇”,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学教授吴景明说,“主要就是因为处罚力度太轻,几十万的赔偿金额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司法判决应该起到标杆的作用,一次判决之后,类似的案件就不应再出现了”,他说。但“3Q大战”并未成为互联网法治领域的标杆,此后,互联网领域的不正当竞争案件数量反而升高。

仅仅在今年2月,360、百度等互联网巨头就多次成为不正当竞争案的主角。2月21日,北京东城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360浏览器开放平台因向用户提供“屏蔽百度广告”插件被判侵权,判罚23万元。

2月14日,360起诉金山恶意诱导用户卸载360软件,金山起诉360不正当竞争两起案件同时宣判,北京海淀区法院均以不正当竞争判决被告败诉,双方各赔偿对方经济损失10万元。

“国外对微软等公司的判罚,往往动辄数亿美金,国内法院的这种‘小打小闹’,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让司法公信力大打折扣”,吴景明说。

“由于我国民事诉讼程序相对复杂且过程较长,侵权责任一般遵循非惩罚性原则,对一些互联网企业而言,违法成本较之迫切寻求发展的机会成本而言较低,为此不惜有意采用违法手段,寻求短时间内的快速发展”,今年2月,海淀区法院一份关于互联网不正当竞争的调研报告指出。

 是否“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更关键

相较于一审法院归纳的4个争议焦点,最高法院二审多出的争议焦点不是事实问题,而是“关于技术创新、自由竞争和不正当竞争的界限”。

(编辑: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