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遭遇新“打车难” 城市交通安全“亮红灯”
据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明确规定,驾驶机动车不得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 律师:加小费存在不公平交易 “加价打车本身是一个市场交易行为,一方面乘客愿意加价,另一方面出租车司机愿意接受,是双方自愿协商的结果,法律对此并无禁止性规定。但是,交通运输行业属于社会公用事业,按照《价格法》的相关规定,应依法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出租车服务收费标准的制订或变更需要经过听证。从一定程度上讲,通过加价来获取打车机会,实质上是让有钱人占据了更多社会公共资源,存在交易不公平性。另外,出租车司机接受加价乘客的订单后,不搭载未加价的乘客,亦涉嫌变相拒载。”针对出租车司机的“准拒载”和“加价”问题,记者采访了宁夏智和诚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宁刚,他表示,外省区对于打车软件已经开始出台一些规章加以规制,对于“快的打车”在银川的迅速兴起,建议有关部门尽快立法或出台规章加以规范,以保障市场参与者的合法权利。 社会学家:公共资源分配不均,烧钱是暂时的 使用方法的要求,让很多不会使用软件打车的人望而兴叹,老年人出行更加不便,这是不是存在公共资源分配不均?两家网络公司愈演愈烈的烧钱大战,我们是该观望还是期待政策出台? 宁夏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保平认为,出租车属于公共资源,但是打车软件的产生,改变了市民原有的打车习惯,使出租车的服务方式由无目标到定向改变,对于乘客来说,也是对乘坐方式的一种观念性转变。对于不会使用软件的群体,尤其是老年人来说,的确会产生一些公共资源分配不均的不公平现象。但是,老年人毕竟不是出租车使用的主流人群,这种在两家软件公司的竞争下出现的砸钱模式,没有盈利点,也不具有可持续性,很可能是一种暂时现象。 客运管理处:适时出台相关措施规范 针对打车软件出现的种种问题,不少先试先尝的城市相继出台了规范和限制性政策,为此,记者也采访了银川市相关监管部门。 “打车软件有利有弊,司机与乘客在供求上实现了无缝对接,降低了出租车的空驶率,使得出租车司机有目的和目标接单;对于乘客来说,既方便又省钱,但是随之而来的弊端也很多,司机开车看手机,分散注意力,对于交通安全来说存在隐患。而摇手招车打车难,这些都可能造成出租车营运市场的混乱。”银川市客运管理处副处长田新平告诉记者,按照目前的规定,在交接班过程中,出租车司机可以使用相关说明性标志或者暂停运营的套子套住空车灯,此时就可以不接路边摇手招车的乘客,这种情况尚不属于拒载。只有乘客上车后,司机以各种理由不愿载客才构成拒载。银川使用打车软件相比其他城市要晚,作为监管部门,他们对此一直都在关注,对于如何规范,也在寻找良策。 “只要个人用手机下载软件,就可以使用。在终端上,我们没法控制。打车软件诱人的利润可能会造成一些黑车利用这个软件载客。”田新平说,黑车一直都是运管部门打击的重点,此次将把黑车使用打车软件运营作为新的整治方向。乘客遇到黑车接单,可以拒绝乘坐,或利用打车软件投诉,如果能够掌握其有偿服务的证据,应及时向运管部门投诉。 (编辑: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