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长:浙江留住马云不是靠一味给政策
为了让这种“偏门”走不通,让“灰色地带”不再存在,我们去年大力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力求把行政权力纳入法治轨道。 我们说的权力清单,不是说放权多少,而是厘清政府部门的权力边界。这和前一轮政府自身改革特别是以行政审批改革为突破口的放权不完全一样了。 首先是清权。一个部门一共有多少项权力,这些权力是不是法律给的,依据在哪里。即便是法律有规定,但在现在背景下,你的权力行使对经济发展起到抑制作用还是促进作用?从合法合理的角度去看,该削减的削减,该严管的严管,该下放的下放,这就是确权。这里有法律调整的问题,要积极推动。再就是制权,行使权力的时候要公开,要接受监督。浙江各级政府会因为这张清单加快职能转变。 民营银行 5个试点4个是浙江人主导 南都:浙江民资丰厚、民营经济发达,今年有什么预期?比如民营银行、利率市场化。 李强:民营银行试点已经明确,一共5个,浙江有2个,上海复星、均瑶也是浙江人办的。所以说5个民营银行试点4个是浙江人主导的,体现了浙商的活力和地位。 我相信今年会有突破。全面深化改革,不是某一个点、某一个行业、某一个地方的改革。中央非常明确,问题导向推进改革,遇到问题逐个解决。我们有信心把浙江各项改革深化下去,因为浙江就是靠吃改革饭长大的。 南都:你如何判断这种经济改革的结果? 李强:政府、企业、社会和谐共振,经济改革的成果才会好。现在,“五水共治”、“四换三名”等举措,很多是企业和社会已经在干的,或者很迫切想干的。简政放权,更是社会和企业最希望政府干的。 比如,要素倒逼。有个企业家说,转型升级是自我发展也是社会责任,政府不抓我们也要做,这好比爬楼梯,我们先上去了,一批关联企业会跟上来。应该讲,见效比较明显。去年,全省关停低端落后企业和作坊1.8万家左右;钢铁、水泥、印染、造纸等18个重点行业1658家企业淘汰落后产能,腾出能耗空间144万吨标准煤、CO D等排放空间近3万吨;全省工业技术改造投资4600亿元,增长25.8%,万元增加值用工下降9.2%;新产品产值增长24.4%,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31%;网络零售额增长88.5%;新设立企业21.4万家,增长80 .5%。这一串数字,说明产业素质在明显提升,民间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 [热点话题] 个别企业资金链出问题不必反应过度 南都:改革总会遇到问题。从“吴英案”之后,浙江民间资金链断裂的消息不少。最近又出现“浙江美女老板俞优静卷款跑路”这样的新闻。你怎么看待? 李强:我很理解媒体的关注,它有新闻价值,吸引眼球。我是以很平常的心态去看待的,浙江有370多万家市场主体(企业和个体户),出现零星的事件也属正常。浙江经济整体发展态势不错,个别企业出现资金链问题,不必反应过度。但政府应该重视,事件发生后永康市政府就马上组织工作组,依法依规采取了措施。 看待任何地方的发展,都要用历史的眼光,摆到一个较长的时空去观察,把观察期放长一点。不能说这个人今天感冒,就断定他体质很差。也许他10年才感冒两次,身体其实很好。 采写:南都记者 蒋生 发自北京 摄影:南都记者 刘有志 发自北京 (编辑: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