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https://www.0511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知乎商业化上的迟疑,到底损害了谁的利益?

发布时间:2016-01-27 02:21:58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雷锋网
导读:如果知乎衰败,它们就是最初的预告;如果知乎涅槃,它们就是会让知乎反省的挫折。

作为内容导向的产品,不在内容和创作者上用心,让创作者更爽从而让内容更棒,而是想各种办法玩产品的花样,是没有意义的。就跟做团购不牢牢抓住核心的商家和团购内容的高品质一样,跟做 O2O 不好好讨论手艺人、服务者以及他们提供的服务质量一样,没有意义。

这是第二方面:创作者的受益是趋势,强调版权不是解决办法。

3. 知乎在商业化道路上的扭扭捏捏。

很奇怪的是,知乎明明是创新工场最好的项目,却在商业化的道路上畏手畏脚。我不是特别懂一个社区尤其是要赚钱的社区保持纯洁的意义在哪,尤其是这个纯洁明显是不平衡地倾向于提问者、读者,而不是创作者的。

知乎在高逼格和高流量的选择上一向举棋不定,总给人有贼心没贼胆的感觉。

早年只允许实名注册、审核管理都严格,逼格高,但都是小圈子交流;后来狠心放开了搞,整得到处是段子手和伪专家,也有点尴尬;为了压制他们,管控上又严格了些,封号也比较狠;同时呢,又把段子、故事和冷知识合集做成知乎日报,成了装机必备;明明是很好的变现手段,却硬是不加广告,很久之后才扭扭捏捏上了一个『这里是广告』栏目,以示逼格......

在逼格和流量的纠结中,最好的例子就是『瞎扯』栏目。这个栏目是公认的知乎日报上最火的栏目,平均阅读量是其他栏目的五倍不止,一般有 2000 个左右的赞,但其他栏目都在 500 左右徘徊。『瞎扯』火爆后,造成了很多人的不满,他们认为,官方推动这样的栏目是『劣币驱逐良币』。

@王梦雨 就说过:

在人人上我多次看到了几个关于知乎的相册就是专门截取了每天的如何正确吐槽,然后一堆人就因此觉得知乎真是个专门神吐槽的网站。作为一个官方大肆宣扬这事,那可真有劣币驱除良币的感觉。

但『知乎日报』还是知乎商业化最成功的产品。之前的电子和实体出版物连作者都养活不起,更别提养活平台。你说卖看山老师的周边?别闹了。

知乎商业化上的迟疑,到底损害了谁的利益?

说到这里,还得吐槽知乎的内容运营能力。

有个很简单的例子,无数人都说过,知乎在微博上明明有蓝 V 的号,却怎么就比不过知乎大神呢?

知乎商业化上的迟疑,到底损害了谁的利益?

知乎商业化上的迟疑,到底损害了谁的利益?

知乎现在很像当年的豆瓣,一味地维护自己高逼格的形象气质(并觉得这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然后尝试些有逼格没用户的产品,不在自己有价值的方面努力,错事良机。

我一个从豆瓣离职的朋友说,他是最早一批产品经理之一,眼睁睁看着豆瓣错失了做内容产品的良机。电影、音乐、读书,每一个都是亿级市场,但豆瓣现在呢,还是个盈利千万级的公司,现在随便哪个创业团队的融资额不都能把他轻松秒杀。知乎现在把控着数量雄厚的读者和作者,却像豆瓣一样始终在讲情怀。

微信在公众号和朋友圈方面的举措值得借鉴,他们也很有节制、很有逼格、注重版权,但同时他们也开放给大家通过信息分享来获益的途径。微信打击所有知乎在打击的东西(盗版、恶意营销、非法内容),但还提倡知乎不提倡的东西(个人品牌建立、病毒传播、广告、打赏、非恶意的营销),这让微信一跃成了国内网络营销的主阵地,没有微信号什么都不要谈。

这拉低了微信的逼格吗?也没有吧。作为平台本就不应该站队,把自己定义和限制为逼格如何的平台。你是营销号也好,是各行各业的专家给自己打品牌也好,是无聊的少男少女来社交也好,是免费分享知识的也好,是有偿出售自己知识的也好,我干嘛要限制你?既然是包罗万象的问答平台,大家各取所需不好吗?

哦,你说知乎也许本来就是要做个理想主义的知识分享产品啊,造福大家,不是想太商业化。

来,看这个:

商业逻辑千百年来是有需要被尊重的地方的。你得尊重商业,很多人是不尊重商业的,可能在产品上想得很多,但是你不能一点商业都不懂,天天想着到了某一天天上掉馅饼下来,就自然水到渠成了,这是不可能的。

这是 @周源 说的。

4. 我(瞎逼想)的建议。

套用我刚开始提到的答案里的几个特性,我觉得可以有很多方向可以尝试:

这里有最新最全的内容,抄袭者们时效性差

这里有作者跟你互动和交流,抄袭者们做不到

这里的作者可以供你打赏和正规途径的付费转载,抄袭者们不能

这里甚至可以付费让作者给你提供帮助,抄袭者们不能

这里的信息流更专业、更个性化,抄袭们也可以,但有难度

这只是临时想到的部分。其中大概只有第一条知乎能够做到,还是在知乎的搜索被搜狗改造得真正能给人类使用了之后。

第二条现在知乎做得很不好,与作者沟通的成本高,热门评论是最近才上的,私信的体验也特别差。

另外,鉴于刚才提到的知乎的高冷气质,大部分人不会填写太多个人信息和联系方式,个人资料一栏里都满满的天涯风格。更重要的是,知乎很难打造个人品牌:你到一个人的主页,除了翻阅大量他写过的答案,是很难了解到他是什么人。嗯,即使他写的是复旦又可爱又懂事的小女生,现实生活中也许是个抠脚大汉。比如:这个。

第三条不用说了,知乎一直不愿意搞打赏,也不愿意提供付费转载通道,并说『一直在观望』。观望到『维权骑士』都出了名了,知乎还在观望。

(编辑: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