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https://www.0511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电动汽车这个市场,充电标准怎么就这么多?

发布时间:2016-03-15 10:34:00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雷锋网
导读:古有魏蜀吴三国鼎立,今有中美欧日四分天下,且看电动汽车充电标准的江湖风起云涌。

在国内使用的标准GB/T 20234第一版在2011年制定,按照国内汽车标准惯例GB标准会大部分参考ICE标准,但这一次却灵光闪现,将IEC 62196 type 2的接口的公端和母端做了调换用来做交流充电接口。直流充电接口又借鉴CHAdeMO标准采用CAN通讯方式,并将接头布局做了调整。

在国内该标准一直为推荐标准,所以执行情况一般,被寄予厚望的第二版标准一直延期到2015年底才发布,可看到这个标准牵扯太多层面。从GB/T 18487.1-2015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第1部分就可以看出问题的复杂性,无论是2011版的标准,还是2015的标准都规定了4种充电模式、3种连接方式,这恐怕是为迎合各方利益的一个结果。

举个栗子:

在国内的交流充电桩,模式3+连接方式B和模式3+连接方式C都存在,区别就是桩自带充电线还是车主自带充电线。比如国网铺设的一些交流桩就是模式3+连接方式B,用户想在这类型桩上充电车辆就需要配置一台专用充电桩线缆。从整车厂层面上看为了满足少量不配充电线的充电桩,数十万电动车就需要配置专用充电桩电缆,成本直接转移到用户身上。

电动汽车这个市场,充电标准怎么就这么多?

▲ 各种充电接口采用的交互方式

电动汽车这个市场,充电标准怎么就这么多?

▲ 连接方式B                          

电动汽车这个市场,充电标准怎么就这么多?

▲ 连接方式C

总结?吐槽!

一辆传统汽车可以在中国油站加油也可以在欧洲油站加油,在美国买的轮胎只要规格一样就可以装在国产车上。但是在中国市场Tesla和宝马、北汽的充电桩却不能通用。充电接口算不上什么高新技术,不存在技术壁垒,各国制定各自的标准设置壁垒恐怕最终损害的是电动汽车产业。

(编辑: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