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巨人”
创新游戏付费、投资金融银行……巨人是一个纯粹的商人,也是一个会赚钱的商人。它已经不再满足,但生意却并不容易复制。 文/张书乐 刊载于《商界评论》2014年1月刊,刊载标题为《巨人逃离纽交所:网页游戏投资缩水近八成》,刊载时略有删节 距离4月9日史玉柱宣布退休7个月,11月25日,巨人网络发布公告称,史玉柱将联合霸菱亚洲投资旗下的一个附属公司组成财团,以每股11.75美元的价格收购巨人网络所有流通股,总交易价格约为28.2亿美元。 退休后微博名改为“史玉柱大闲人”的他似乎耐不住寂寞正在“复出”,而此举的背后,隐隐展现出一个进击的“巨人”忙碌的身影。 端游风光不再? 巨人网络的私有化,有着一个相类似的楷模——盛大网络。 同样都是以大型客户端网游完成原始积累,同样都在多个跨行业领域里拓展了战线,同样是市值被海外股票市场低估,同样因为端游结束高速增长而引发外界盈利问题的猜测,盛大和巨人所不同的地方仅仅是,盛大是在2002年到2004年期间,从《传奇》开始了中国网络游戏的创富神话后,就逐步从宝座上滑落,而巨人网络2006年游戏市场格局划分初定之时,半路出家,以一款《征途》逐步撬开市场,并逐步进击入游戏厂商一线阵营之中。 但引发外界对其退市理由猜想的一个共同点就在于这两家的核心业务客户端网游已经变为昨日黄花,不再受资本市场青睐。特别是和那些正是资本市场宠儿国内手机游戏厂商们相对照差异极大,如A股上市的掌趣科技和中青宝,动态市盈率分别达到了200倍和250倍。在巨人网络开始私有化的同时,国内更多的手机游戏公司刚刚完成或者正在筹备上市。 但从实质而言,客户端网游依然是中国游戏市场最为强悍的现金奶牛,虽不复十年前的高歌猛进,但却较之新兴游戏类型,无论从产业规模还是盈利能力,都稳若磐石。 据中国版协游戏工委、CNG中新游戏研究(伽马数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2013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中国游戏市场今年1-6月实际销售收入达到338.9亿元。其中,端游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32.9亿元(4倍于页游、9倍于手游),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8%,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 而仅针对巨人网络,其2013年第三季度财报则更能显示出端游对其盈利能力的贡献。其财报显示,巨人网络2013财年第三季度净营收为人民币5.9亿元,其中网络游戏净营收为5.818亿元,较上一季度上升了0.6%;较去年同期上升了11.1%。营收同比上升主要得益于2013年《仙侠世界》的上线。 很显然,无论从游戏整体市场还是巨人网络单个公司来看,端游依然是支柱。且尽管巨人网络和之前退市的盛大网络都是将端游作为主要的盈利点,但相对于盛大陈天桥一直致力于家庭娱乐中心计划,在游戏的上下游如影视、文学乃至时髦的手机互联网项目上多有布局,甚至进击到了房地产之中,并被投资界颇多诟病,以至于更迫切希望通过私有化来摆脱“烦恼”。巨人网络的模式则更显得单纯,客户端网游几乎就是巨人除了史玉柱之外的另一个标签,且盈利能力颇为强悍。 “端游是典型的现金奶牛,虽然增长率不行,但是盘子大,利润率很高,极其赚钱。他们的主要问题不是缺钱,而是有钱花不出去。因为不是再砸一笔钱就能做出一款和老款一样赚钱的客户端游戏的,所以上市融钱确实意义不大。”一个游戏界人士早前对媒体描述其眼中巨人退市的观感,其实恰恰说明了史玉柱退市的初衷。 少一点来自资本领域的掣肘,对于一贯不按常理出牌的史玉柱来说,退市的损失和收益将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巴菲特的进退维谷 顶着无数光环、被外界视为“中国巴菲特”的史玉柱,不仅仅是巨人网络的标签,更被诸多投资者视为精神教父。 最为外界所称道的是史玉柱对民生银行的投资,仅2011 年,他就因为78次增持民生银行,账面浮盈60亿元而被众多股民封为“股神”。 对金融业的进军,让史玉柱成就了名气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非议,其2011年拟投资保险被股东反对的案例显示出海外投资者对于一家游戏公司投资与主业无关的活动并不赞成。 在接近巨人的相关人士眼中,这一事件其实恰恰成为了退市的导火索。 更主要的矛盾爆发在新兴游戏领域。投资者们愿意将资金投入进来,核心还是看重巨人网络在游戏领域的不断进击,然而那是在客户端网络游戏一统江湖的时代,史玉柱依靠技术上完全不具备先进性的《征途》和理念上具有颠覆性的“免费畅玩、道具服务”的游戏盈利模式快速实现从保健品行业大佬到游戏行业一线厂商的转型,并迅速的改变了中国游戏领域的在玩家付费上的核心游戏规则。 然而,当网页游戏和手机游戏兴起之时,一直敢打敢冲具有颠覆性意识的巨人网络却出人意料的慢了半拍。 并非没有动作,只是巨人网络在投资上出现了失利。今年2月巨人发布了2012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该公司对2008年投资的51.com网站已做好2.407亿元的减值准备。这意味者,史玉柱当初在51.com上投资的5100万美元在4年半的时间里缩水近八成。这与史玉柱在非游戏领域的投资成就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照。 选择51.com,是巨人网络鉴于2008年社交网络火热以及社交网络之上的各种网页形态社交游戏迅速占领玩家市场的一个抉择,其目的在于从社交入手,进军网页游戏,相比2010年网页游戏开始大爆发的背景来说,其布局不可谓不早。 可就如同“偷菜游戏”一样,网页形态的社交游戏很快被微博、微信等社交产品所冲击而失去活力,就连网页游戏市场本身,也在社交游戏的短暂科普之后,迅速走向多元化,策略类、角色扮演类、经营类网页游戏的不断涌现,进而造成社交网站的集体衰落。而直到2011年底,发现势头不对的51.com才开始转型专注于网页游戏研发,显然已经慢了整个行业一大步,其最终没能阻止整个网站流量下降和创业团队成员的相继出走。 当网页游戏在经历了从2010年到2012年三年高速增长,开始走向整体规模稳步上升时,巨人的网页游戏战略依然还在计划,和网页游戏的黄金窗口期失之交臂。 (编辑: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