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https://www.0511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评论 > 正文

从《爸爸去哪儿》的春节热映,再看电影去哪儿?

发布时间:2014-02-04 09:13:51 所属栏目:评论 来源:站长网
导读:国内大部分从业者都还不明白,两个多小时的电影,那只是一个半成品!

仅有一小部分的电影,能够从精准的人群定位中收获到观众宝贵的观影期待,将他们在盗版肆掠之前勾引进影院。但似乎2013年做的最好的是《致青春》与《小时代》,前者因为徐峥打过了预防针,赵薇本人又早已历练出了谦虚和低调,因此所激起的负面反应只是涟漪。后者则以上扬45度的下巴,连裤子都没脱,披着小说家的身份,坚硬的挺入在了电影市场各路前辈的身影中。

至于《爸爸去哪儿》,它正是中国电影市场当下的某种代表。在整个市场中的大部分电影都没有一套完备的市场推广体系支撑时,电视平台在视频内容传播上的威力显然被放大了。这种放大后的效果,从《快乐到家》、《武林外传》中我们已经可以初见端倪,《中国好声音之为你转身》之所以落差太大,那是因为电视综艺中那些承担表演作用抓人眼球的评委们,并不是主演,仅依靠努力上头条的汪峰一个人,确实太难有说服力,而且压根也没按照一部电影的方式做推广,预算之低导致一切都显得过于草率。

还有更多直观的例证来自于国产动画电影,近几年那些过5000万票房的身影中,电视剧集的作用更是无法忽视。这几天仍然在欢庆丰收的《熊出没》,我相信乐视影业庞大的发行队伍和标准化的管理体系是这部电影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我更加相信,如果不是从2012年开始,央视共播放过《熊出没》数百次的预告片,那么它的票房不会比同样努力的《魁拔》和《昆塔》好上太多,毕竟面向少年群体的电影推广标准,在国内电影业仍然是一个刚开发的领域。进口动画电影在国内所走的路线是我们短期内无法复制的,那是一个几十年的系统工程,不是一部电影所能累积出的效果。

三、从《爸爸》看电影应该“去哪儿”

在《爸爸去哪儿》的各种宣传物料和一连窜的活动开展中,我们能看到它针对于电影的推广,在细节和执行上并不输于其他中等成本的制作。在一些短小精湛的预告片中,很好的营造出了一种电影感,虽然这种电影感在影院的正片中未必能看得到。包括海报、剧照这种二维平面的辅助物料,也要显得比大部分电影来的认真和仔细。

爸爸去哪儿 春节电影

如果抛开节目本身的影响力,抛开出品方过分奢侈的平台资源,仅从《爸爸去哪儿》这部电影本身的合家欢定位上来检索它的推广,也不得不承认,在春节这个档期,还真没有其他电影比它做的更出色。当主创们分头以40场见面会的密度走遍重点市场的重点影院,这几天仍然在直面观众营造合家欢的氛围时,《大闹天宫》的一众明星们则一直不见身影,《前任攻略》、《澳门风云》的主创们也只是蜻蜓点水便早早结束。在临上映最后一周的近身肉搏中,本是二线明星的爸爸们和刚刚蹿红的萌娃们几乎没有了抢头条的对手。对比之下,其他电影输掉的,可远不止排片场次那么简单。

那么电影该去哪儿,2014年?

在这个辞旧迎新之时,《爸爸去哪儿》以近乎于直白的态度,向中国观众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我就是一个加长版综艺,但是我比大部分电影表现的更热情,也能让你看的很开心,那么你要不要买票呢?” 观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其实也就揭示了前面这个问题的答案。

如今一年上映的电影已经超过300部,观众们所能接触到的全球电影则更是超过1000部,在忙碌的中国,每一天一名国人留给自己的空闲不过是几个小时,还要被其他各种放松身心的娱乐所分流。

在这么多的选择中,一部电影想要进入观众的法眼,可能真得好好的学习一下好莱坞,在他们那旮旯,电影的制作成本与发行费用的预算是反向相关的,大制作电影的比例可以是2:1,而中等制作的比例则大部分是1:1,一些中低成本电影,市场推广的预算可能是制作费用的数倍。反观国内,大部分从业者都还不明白,两个多小时的电影,那只是一个半成品,与围绕这部电影所营造出来的市场氛围相结合,才是最终上市的成品。

最后,祝福坚持看完全文的朋友,春节快乐。同时预祝2014年,中国电影市场会更加健康的发展。

文/王义之 

(编辑: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