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战白热化 究竟谁是互联网电视的终结者?
站长之家(Chinaz.com)3月20日报道:当移动互联网的顺势闯入不经意间改变了人们的视频消费行为,当高速宽带和联网设备的普及推动了OTT业的发展,作为曾经的精英,传统电视厂商们不得不督促自己再走上改革创新的道路。 2013年5月,打着“颠覆者”的口号,乐视超级电视强势来袭;同年9月,传统电视商TCL携手爱奇艺发布互联网电视TV+;10月,小米电视诞生,创维亦联手阿里抛出“酷开”智能电视;新年伊始,联想中国区总裁陈旭东更是高调宣布联想即将发布一款型号为S9的智能电视,号称智能电视“终结者”,将最终定义智能电视……从传统电视厂商到互联网企业,从机顶盒到互联网电视,他们或跨界合作,或委外代工,继电脑、手机、平板电脑后,电视这块大屏幕已然被猎手们定义为智慧生活构想中一片待挖掘的“新大陆”。 只是,无论是守城者还是进攻者,怎样的创新才能赢得更多的用户和销量?怎样的经营模式才能互惠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从而建造一个健康的生态环境?而面对近些年来人走茶凉的客厅市场,互联网电视真的能拯救电视的开几率吗? 守城者 “被迫”转型变革求新机 看电视越来越少、虽然缴了有线电视费获得更多频道但几乎浪费了、很少再看电视广告……不得不说,对于许多家庭来说,电视消费在过去这些年真真实实地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不再关心哪个节目在哪个频道播放,经常通过互联网获得新闻而不是电视,除非电视直播的重大事件,平时看电视或电影,电视、笔记本、手机和iPad四种设备中,更是哪个方便用哪个。 事实上,早在两年前,已经有调查数据表明,虽然传统电视节目仍主导着消费者的观看习惯,但这种主导地位正不断受到威胁。据埃森哲的调查发现,视频消费模式在快速发生变化,新的视频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已变得更为复杂和多元化。主动消费已成为主流,并从年轻群体向其他各年龄段逐步渗透。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按照自己的习惯和方式而不是既定时间表来收看内容,这意味着忠诚度的建立越来越依靠内容品牌而非渠道品牌。因此,点播服务、电视节目回看、社交网络应用、融合服务,以及通过各种设备来满足消费者,已经成为立足OTT-TV行业的关键。 于是,面对正积极打造“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生态系统的搅局者乐视超级电视等企业,传统电视厂商开始发力突围了。前脚康佳刚宣布深化“专业化制造”+“开放式平台”的战略思想,推出“易终端”+“易平台”的“1+1”战略模式,后脚海信更是与11家视频网站达成结盟战略。“我们不做内容,只做视频入口,从用户角度来看,1+1+N模式是目前我们能够持续提升用户价值的最佳选择。”刘洪新表示。 “一是产业链打通模式,以部分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所谓‘颠覆者’,内容、运营、硬件上下游打通。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策略灵活,产品即服务;离用户近,能够迅速迭代改善用户体验。但其缺点也比较明显:内容单一,用户量少,相对封闭,自身投入巨大抗风险能力较低,面临的将是全产业链的竞争。二是“1+1”绑定模式,即硬件企业+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其优势是沟通成本低,推进速度快;劣势却是内容比较单一,合作松散,硬件企业仍然不掌握用户和大数据。”在刘洪新看来,与同行的模式不同,海信选择和主要视频网站一起建立产业生态,一方面能给用户提供更多、更快、更好的视频内容体验;另一方面是实现利益共赢,海信提供硬件产品,网站提供内容版权,未来电视负责内容的播控,相互核心利益绝不冲突。 近些年来,眼看着互联网企业以惊人的低价策略疯狂瓜分传统彩电市场,传统电视厂商一直在寻找破局的途径和方法。毕竟,卯足劲才能争夺智能电视“第一屏”的优势地位,拼全力才能实现传统电视产品制造商的增值服务扩大化。 只是,让传统电视具备互联网功能虽不是技术难题,但如何才能真正收买用户的心?早在2009年,TCL、三星、创维、海尔、LG、长虹、海信等厂商就已经集中推出了多款互联网电视,当时被称之为云电视也好,亦或智能电视也罢,在用户的消费习惯尚未养成之前,他们均遭遇了“叫好不叫座”的尴尬情况。 据中怡康预测数据显示,在众多利空因素的影响下,今年彩电市场面临增速放缓的危险。据悉,2014年彩电销售量或下滑至4620万台,相比2013年将会下降1.9%,零售额将为1713亿元,同比下降1.6%。而消费者对于电视的需求将集中在能够满足消费者智能需求的单一智能电视、智能和3D结合型的产品以及同时搭载智能和3D功能,并满足消费者对电视最本质清晰度需求的UHD电视产品三个层次上。 “没有迟到的企业,只有落伍的企业。”海信集团副总裁、海信电器总经理刘洪新如是说。无论如何,面对当前纷乱的互联网电视市场,以“逆生长”的海信为代表的传统电视厂商们正在尝试一条新的变革之路。 互联网电视的“尴尬” 据早前广电总局发布的《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中数据显示,北京地区的电视机开机率从几年前的70%下降至30%,电视观众的年龄结构出现老龄化;而据乐视TV日前发布的2013年12月超级电视报告显示,超级电视周均开机率达到92.09%,日均开机时长达到6.96小时。我们不禁会问:互联网电视真能拯救电视开几率? 暂时不正面回答这个问题。毕竟,不管是以传统电视厂商为代表的守城者,还是以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新晋者,互联网电视的第四屏之争无非在用户、销量和模式等方面展开。竞争促人奋进,如果在这一较量PK中解决了当前互联网电视市场所面临诸多窘境,开几率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内容差异化是关键 “一个好的互联网电视应该是内容丰富,画面清晰,播放流畅,智能推荐,遥控器使用起来简单易用,最重要的是打造一个家庭的娱乐中心。”这是网友对智慧生活的美好畅想。 然而,当在线视频播放成为互联网电视最主要的功能之一时,各大视频网站自然成了电视等硬件厂商的香饽饽,随之而来的,除了那些小部分耗巨资买来的版权视频及产能有限的自制剧,互联网电视在内容源上陷入了同质化的泥潭。对用户来说,视频内容几乎无大差异,最终买谁家的互联网电视,难道只能靠拼硬件?恐怕,不管是夏普屏、LGIPS屏、还是富士康代工,硬件上的差异更多地只是在价格上体现。 (编辑: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