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https://www.0511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产品 > 正文

标题党、段子手们为何都很难成为内容领域的顶尖高手?

发布时间:2016-05-19 05:27:30 所属栏目:产品 来源:三节课
导读:而常见苦逼的“内容运营”,现在基本又分为两拨人,一拨类似网站编辑,每天审稿、选稿、组稿、各种Ctrl+C&Ctrl+V,他们往往对网站流量,PV等数据负责。

有时同样转载一篇内容,有人会加上大量自己的解读,会费尽心思把排版做成自己习惯和喜欢的样子,但有人却只是简单粗暴的复制粘贴,这背后,也一定会有区别——前者的内容,处处体现着背后有一个具体的“人”的存在,而后者,则给不到用户任何强烈的感知,即便有感知,也是用户对于作品原作者的感知和认可,这种认可,与作为一个转载者的你无关。

在前者的状态下,你所推荐的内容与你的“人”,也有一种“合一”的感觉,而后者却没有。孰优孰劣,用户是会有感知的。

我看过很多做内容的朋友,他们有的本是一个内心丰富无比的文艺女青年,却为了逢迎讨好用户而要去天天编段子;有人不得不为了“阅读量”等这样的KPI天天绞尽脑汁去想一些哗宠取宠的标题;还有人则总是在追热点,或是试图模仿最新最火的各种内容形式。

我觉得,他们的状态其实很惨,因为他们的内容背后展现的,已经不是真实的自己。

就像我们说的,一个做内容的人,其实是让自己的内容代表自己去与用户交朋友。但,如果你的内容所展现的都不是一个真实的、诚恳的、性格鲜明的你,用户如何能够相信你?

(八)

最后,我还相信,一个做内容的人,其个人价值会与他依靠内容获得用户认可的能力成绝对正比,而只会与他依靠内容吸引用户眼球的能力成阶段性正比。

也就是说,如果你只是能够依靠内容吸引用户眼球,短期博得流量,那你的个人价值是有天花板和上限的,且这种上限会到来得很快。

但,如果你能做到的事情是能依靠内容获得用户的认可,那你的个人价值会越来越大,且没有上限。因为你一旦具备了这种能力,它一定会随时间的变化而越来越强,且认可你的人也一定会越来越多。

举个不一定特别恰当的例子,二者的区别,好比“冷笑话精选”这种所谓自媒体大号,与“罗辑思维”间的区别。前者短期可以爆发,迅速获取流量,但时间长了,用户感知其实很弱,作为用户也很难对之形成很深的信任关系。

但后者,也许有人会反感,但只要你真的认可了罗振宇的观点、理念等,你会越来越无比相信他,愿意相信他给你推荐的大多数东西。

所以,我们来总结一下好了,假如你也喜欢做内容,想要在内容上能够做出来些牛逼性感的事情,我能给你最诚恳的建议,是下面这些——

  1. 要相信内容的价值和力量,不要只把内容当作一种工具和手段。以“让我做的内容能得到用户认同”为导向,而不要以“让我的内容可以吸引更多眼球为导向”;
  2. 把内容当作是一种“与用户交朋友”的手段,每次做一篇内容或推荐一篇内容时都想一想,假如你现在是在面对一个你最好的朋友,你是否愿意把这篇内容推荐给他?以及你会怎么推荐?
  3. 让自己更有节制,让你做的内容更符合你的本心,尽量多做自己喜欢和相信的内容。不要逢迎讨好,也不要一味自High吹牛逼;
  4. 把体验新奇有趣的事物和对之持续进行思考变成一种习惯,要从细节中去发现一些不同的东西,理解对细节的刻画、呈现和渲染往往才是内容的打动力所在。

最后,坦白说,我觉得做新媒体或者做内容这件事可能并不是适合于所有人的。它需要对内容有所热爱,更适合那些时常能够有所感触、有所思考、喜欢表达的人。

但对于那些真正喜欢做内容的人来说,这一定是一个好时代,希望你可以不负自己,不负这个时代。

到此为此,关于内容运营的事和人,我讲完了。作为一个对内容有点儿情结的运营,这部分我讲得略多。下一篇连载,我会聊聊关于如何激发用户参与、用户互动积极性的一些原则。

周四见。

本文为三节课(sanjieke.com)发起人黄有璨的连载,在未来1-2个月里,每周二、四,你可以在三节课微信公号看到这个连载,遇突发事件除外。

三节课是首家互联网产品主题学习社区,免费提供最系统的产品 + 运营课程学习,定期出品有深度的产品观察 + 评论。

如需转载,请联系三节课,并注明出处。

延伸阅读:

  • 你不是一个内容运营,只是一个文字编辑而已
  • 有璨连载|3.3 内容运营:从调性与定位的落地到UGC生态的搭建
  • 内容运营:为何用户来了就走? 为何不愿贡献内容?
  • 让内容运营渗透产品,真正由表及里的打造产品性格

(编辑: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