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所改变的世界
引流方面,从用户数来看,月活8.35亿的微信占据了最大的流量入口。支付宝能给口碑带来4.5亿的实名用户。美团点评的年度活跃约为2亿。但在实际的支付场景中,用户数和引流能力并非成正比,更不代表实际的交易转化和留存能力。 美团点评虽然套上了“支付即会员”的外壳,但业务的本质仍旧是团购模式,大部分流量仍来自于线下本身。而支付宝口碑自带消费和支付属性,用户也有着成熟的使用习惯,着实给微信支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最终微信的选择是,从商家公众号已有的粉丝中,以数据为导向挖掘出有潜力的,活跃的,高价值的粉丝,制定相应的运营策略,使其对商家更有粘性。即从上面用户价值中所说的入口、工具、平台三方面,推动商家去做一个转型。 数据层面,美团在竞争中则备显尴尬。团购曾是美团核心的营销方式,而由于美团在支付上的短板,数据上也没有足够多的积累。而且过去6年中,美团大部分的精力都集中在线下,自建物流和销售团队,在运营成本上增添了太多的压力。反观支付宝的打法,利用多年积累的商家数据,生活服务方面,也在朝“淘宝”的智能推荐方向发展。背靠扎实的线下商家资源和数据模型,生态十分稳固。 微信也同样在做自己的生态布局,借助第三方的力量来分行业定制解决方案。但在游戏规则上,微信和支付宝看似相同,实则有巨大的差别:
营销层面,美团在补贴的基础上,最近又加了大量的广告投放。支付宝的策略更简单粗暴,不管微信用什么生态、场景、智慧生活概念推广,都以高额的补贴应对,来赢得高频零售行业(餐厅、超市等)的青睐。 微信的玩儿法,是四两拨千斤。15年开始,微信支付推出了自己的“8.8无现金日”。用户可在活动页面上领取随机发放的“体验金”,在有“无现金日”标示的8万家商户门店使用。到了今年,微信的“8.8无现金日”共有超过1亿人次、全国近70万家门店参与。8月1日至8月7日期间,在有“无现金日”标志的商家门店中,用户每天第一笔使用微信支付消费的订单,都可随机获得一笔鼓励金,8月8日当天,用户再用微信支付买单时,将直接抵扣累计的鼓励金金额。 微信的“8.8无现金日”不仅写到了腾讯两个季度的财报中,鼓励金的策略也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当然老对手支付宝也不会示弱,推出了“天天立减”活动,在7月20~10月31日期间,用户使用支付宝在线下商户付款,可享受小额的随机立减。 两者哪个更好,我们不做评价,但微信的确在更少预算的情况下,同等程度的刺激了用户每天的使用习惯。 (编辑: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