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消费者拿着你产品准备付款了,最后却没买?
举个例子,我们看很多电影和电视剧,在拍卖的时候,为什么很多人会一路加价到底?甚至会超出自己的心理预算。 这显然是不合理的,都是那么有钱的人,怎么会如此冲动? 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虚拟所有权心理在作祟,想想看,每次出一次价我们都会有自己已经占有这个拍卖品的感觉。 而一旦我们自认为已经是这个拍卖品的所有者了,就会强迫自己一次又一次出高价防止失去这一所有权(虚拟)。 是我的,你们休想抢走! 8、用户花钱买了某产品后,担心自己会失去别人的认同,或者损失自己的形象。 他们有这样的顾虑,怎么办? 可以为购买增加公益属性,比如购买就会给贫困儿童捐出一部分。也可以塑造大品牌形象、被很多人买,很有逼格的感觉。还可以增加产品的潜在属性。 就像之前的日本一个电饭锅产品案例,广告是:做饭更快。很多家庭主妇都想买,但是担心买了后婆婆觉得自己懒,损失了自己的形象。 而之后这个电饭锅公司就把广告改成:给家人更健康的饭。 这个时候这些家庭主妇就纷纷给钱购买了,因为这个时候她们的形象变成了一个为家人着想的好媳妇。 这样就会打消用户的顾虑,整体而言,就是不断增加购买的正面社交属性。 (编辑: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