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明明可以不付费的时候,是哪些因素致使他们主动打赏?
8、改变默认选项 人在决定是否要打赏时,往往是一刹那的决定,这个时候大部分会根据默认选项来选择自己的行为——“除非有必要的理由让我打赏,否则我默认不会打赏”。 而在这种决策环境下,改变用户的默认选项,即使其他不经过任何改变,都能取得显著效果。 在一项关于慈善捐款的调查中,有学者发现,欧洲有个区比其他区的民众,捐款多了70%, 这是因为这个区的民众更加热心慈善吗?当然不是。 (PS. 这里要插一句,把某个现象简单归因到某种人格特质,是绝大部分研究者常犯的懒病,比如有人分析小米成功就简单说雷军有商业直觉。而实际上的原因并不是这些) 那是因为什么呢?最终学者发现,这个区域让用户捐款的调查表上的选项和别人不同: 大部分区域是让用户在“我决定捐款”这个选项上画勾;而这个区域则是先帮用户印上了“我决定捐款”,然后让不想捐款的人画叉。 这样,就把用户的默认选项变成了“我决定捐款”,而不是“不捐款”,从而改变了很多人的行为。 同样,在打赏问题上,也可以使用这个技巧——改变用户的默认选项。 比如,如果跟用户说“给我打赏吧”,用户默认的选择题是:到底打赏还是不打赏? 但是如果跟用户说“你想打赏多少”,用户默认的选择题就变成了:我是打赏2元还是打赏10元? 后者的表达,把“打赏”变成了一种默认的行为,剩下的就是让用户选到底打赏多少了。 (默认选项的改变有很多灵活应用的方式,读者可以自己摸索,在这里不赘述了) 9、打赏行为的去货币化 任何用户,对金钱的成本感知是非常高的,如果能够想办法让用户感觉直接付出的不是钱,那就能降低用户的感知打赏成本,从而提高打赏。 (编辑: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