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https://www.0511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互联网动了汽车业的奶酪?

发布时间:2014-02-20 17:20:31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站长网
导读:钱蕾[●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思维方式更趋向竞合,就是竞争加合作,这是非常重要的商业思维转变。与此同时,产业链的边界也开始变得模糊,有更多生态圈的其他企业开始参与互动

日报:现在很多IT公司开始纷纷介入汽车业,谷歌在搞无人驾驶,特斯拉横空出世已经给汽车行业带来震慑。预言家凯文·凯利曾说过这样的话:将消灭你的敌人,肯定不在你现在的名单上。这对汽车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王华:整车企业必须注意到的一个变化是,原来我们的汽车链正逐步演化为汽车生态链。在产业链形态下,主机厂更多只关注卖车赚钱,跟售后没有多大关系。但是进入汽车生态链的时代,整车企业要关注到整个产业链的利益正在进行再分配,在动整车厂的“奶酪”,包括零部件供应商和售后市场企业的倒逼。更长远地看,还有中国石油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政府和消费者的“痛点”给传统汽车企业带来的冲击。互联网思维,就是你必须跳出狭隘的汽车产业视野和工业化大生产的惯性思维。如果螳臂当车,你就会被颠覆。

龚俊:汽车产品引出的是产业价值链,产业价值链要变成生态圈,从目前来看,包括整车厂老板都是有很大疑惑的,产业链有高中低端之分,但生态圈就没有,这意味着主机厂的商业模式会被一个客观环境营造出一个生态圈出来,有时可能没有话语权,这对整机厂是个大挑战。

徐锦泉:无人驾驶很可怕,无人驾驶的成本构成完全不一样了。这是一个未来可能颠覆性的东西。我们要思考:眼前是什么?未来我们担心什么?特斯拉为什么能这样玩?因为它的成本构成完全不一样。谷歌无人驾驶可能是未来颠覆性的东西。

赵福全:谷歌开创了无人驾驶,虽然它不一定是最后的赢家,但如果你不接受谷歌的思想,你早晚会被淘汰。也许无人驾驶永远实现不了,但是这是个发展境界。可能先是部分的无人驾驶再是完全的。当然,即使是无人驾驶也还是会有驾驶的功能。

由于技术进步还存在太大的空间,我们应该用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来思考未来社会的人车模式。人在社会怎么生存,汽车怎么为人服务,人和汽车怎么在社会中互动,这三者之间如何耦合,要跳开现在所有的东西去思考。

要让一加一等于

  三甚至等于四

日报:互联网的冲击很可能让整个产业链上的价值重新分配,对汽车产业来说,这种冲击可能会波及到哪些方面?整车厂哪些利益可能受到影响?渠道会和售后市场发生哪些变化?面对这样的互联网大潮和巨浪,汽车企业该怎么办?

王华:互联网时代,新一代消费者将会对“什么是车,为什么要用车”有新的看法和需求,这将会给企业带来新商机,并因此对汽车生态链上的利益进行再分配。在多元寡头垄断的情况下,是寡头者将获得最大的利益分成,在互联网的情况下呢,如果那些寡头们不改变,那么处在“长尾”部分的中小企业将会有很多的发展机会,例如汽车垂直电商企业,包括新车市场,汽车配件用品市场,和O2O的汽车售后市场。当中国从新车市场快速演进到二手车市场的发展后,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将变得越来越大。

洪源:从未来发展的角度看,对企业来说,死守传统4S模式是守不住的,而且渠道成本也很高。在互联网上没有三线、四线城市的概念,只有线上与线下的互动(即O2O模式),整个渠道成本会大幅下降,传统车企利用其先进入者优势搭起的垄断也容易被打破,而且现在的年轻人也容易接受这种互联网消费模式。这个模式尤其适合于汽车行业新进入者(例如:Tesla),新品牌本身就没有传统企业的渠道包袱,走互联网渠道模式反而对其有利。而且由于渠道成本下降,整个车价还有下降空间。

陈文凯:很多公司已经开始尝试,用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便利性定义自己的产品,比如利用大数据去分析,企业内部和供应商之间的信息流,以前物和物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都是靠传统的方式来传递的,现在变得透明,可以直接连接了。这才上升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思维的层面。互联网去中心化让一切变得平等。

龚俊:传统企业在把互联网精神落地时,可能倾向于考虑产品具有智能型。不管今后在传动或电池方面有什么变化,你的车是个智慧型的平台,这是未来要考虑的。另一个,互联网带来的变化在传统企业的体现上,就我们企业而言,表现在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模式下对传统流程会带来变化,现在比较关注offline,这点已经比较明确,但online还不清晰,online和offline之间的to也是不太清晰的。

赵福全:我在文章中曾提到过,要否定两个观点:一个是说以后都没车了,第二个是说我们都不要研究传统汽车了,因为未来都是互联网时代了。互联网不仅仅提供的是网络,实际是让信息的交流超越时空,给你更大的自由度,汽车本身也是给你提供自由度。这两者合在一起其实是自由加自由。但它们相加时不要认为它们是相互抵消的,实际上这个时候一加一要等于三。在做一加一等于三的过程中,如果把两个一都用足、做到最大,那么我们甚至能做一加一等于四的加法。大家应该思考,做互联网的人怎么帮做汽车的人用足互联网,做汽车的人又怎么帮做互联网的人在汽车上把互联网做到极致,最后达成互动效应。

  谁更有机会拥抱互联网

日报:对传统企业来说,如何把互联网技术转换为互联网思维是要迈出的第一步,企业该如何从IT上进行突破?该怎么做?中国的汽车企业中哪类企业会成功拥抱互联网成为未来的主人?

龚俊:在整车行业里的商业模式一定是从市场角度来推动制造模式、售后模式的转型。所以在虚拟的数字化世界里,我们在客户行为上做的努力未来会比在传统市场上的营销努力要大。要关注在互联网层面上客户消费行为的变化,然后思考怎么通过主机厂盈利模式的转变能够获取利润,这是企业在整个电子商务平台的潮流下,怎么展开IT新技术的引入,这个很直接而且很好落地。

张成:我们今天讲的是互联网思维,其实许多企业不是没有互联网技术,但它没有这个思维。互联网思维最大的特点是:开放、合作、信息透明。但很多企业舍不得开放。

王华:我对国有企业是否能在这一轮互联网大冲击中把握机遇,持怀疑态度。当我与国企领导人沟通时,他们私下说,企业的领导人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人事调动,尽管知道类似互联网、新能源等大战略的重要性,但这属于中长期战略部分,在运作层面,他们更多还是会关注近期战略的实施。即使有些互联网、新能源项目,也至多是个应景之作。因此,我更看好新兴的民营企业和部分外资企业。

赵福全:实际上汽车做到今天也得益于很多其他领域的技术进步,比如在后处理方面得益于催化剂的进步,在轻量化和制造工艺等方面得益于材料工业的进步,互联网对汽车的改变和拉动也是一样的。至于说在这个过程中新产生的一加一可能等于四的商业模式,不是说今天是一加一等于二明天就一加一等于四了,一定是一加一先等于0.8等于1.5,然后等于2甚至等于2.5,最后出现等于4的这个模式,这也就需要做互联网的人必须尊重做汽车的一些基本需求、功能和技术,而做汽车的人一定要相信互联网的无限空间,就是说IT人和汽车人要有效联动。

(编辑: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