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新世纪》:怎样监管支付宝
不轻言颠覆 互联网金融刚刚开始发展,尚未经历过一次危机,加之处于政策空当期,对风险缺乏理解,让监管当局头疼 这场由第三方支付引发的关于互联网金融最大的争议在于,创新和风险、便捷的效率和安全性哪个优先? 在互联网企业看来,当然是效率优先,“法无禁止即自由”、用户体验至上。但对于金融业来说,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三大基本原则中,安全性是第一位的。“银行和互联网最大的不同,就是银行安全第一,合规第一,不可以踩政策红线,风险管控是做加法,程序复杂。互联网的操作程序是做减法,怎么简单怎么来。”一位业内人士指出。 此次央行暂停二维码支付,主要是认为支付宝们未按照要求完善新产品的技术风险缺陷。 “和民事领域不同,金融领域容易产生连锁反应,不能从表面理解‘法无禁止即自由’的原则;金融业务涉及风险定价,不能为了短期利益过度迎合用户,把监管套利作为核心竞争力,否则无法长久;创新值得鼓励,但在风险控制上,不能含糊。”安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新锐律师表示。 “这些互联网出身的支付公司往往注重效率和市场占有率,忽视规则和支付环境的安全。”一位央行支付司人士强调,“创新并不意味着无视规则,不是谁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业最大的不同是,银行业需接受审慎监管。在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的金融监管格局均呈越来越严格的趋势。银行业历经数次危机和血的教训,懂得合规乃生存之本,经营管理理念以审慎为要求;而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刚刚开始发展,尚未经历过一次危机,加之处于政策空当期,这些草莽出身的民企第三方支付和P2P基本处于监管真空,对风险更缺乏理解,“从来都不打招呼”,这让监管当局深感头疼,让一些监管部门避犹不及,而央行对互联网金融的态度则最为开明,对抢夺银联蛋糕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打开市场大门并实行了较宽松的牌照管理,鼓励小贷公司发展,引导P2P机构先行成立自律组织等。 一位金融专家则表示,互联网金融在当前几乎监管真空情况下,获得了野蛮生长的空间,一旦监管制度比照金融业补齐,就不能独享各种红利了。 如果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自身的改革与服务到位,也不会有从支付宝到余额宝的市场机会。 工行一位人士表示,余额宝与普通的货币基金并无差异,它对银行的启示也并非技术有多先进、投资管理能力有多好,最大的启示是它特别重视客户体验,以客户需求为第一出发点,这是此前众多金融机构所忽视的。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张陶伟博士认为,“就支付所涉及的技术而言,是安全和效率的矛盾统一。因为金融业务的外部性,必然要求安全性优先,所以金融业的监管最严。不是所有金融业务需求都应该满足,一定要衡量风险。” 一位大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表示,金融的风险管理是复杂的系统工程,经历了资产、负债、资产负债和全面风险管理的多个管理阶段,远非一日之功,互联网公司很难有这样的深刻理解,各种复杂的流动性、系统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模型,都不可一蹴而就。产品的定价虽然一味的靠打价格战可以博取一时的成功,但无法长期持续。 一位大行高管对财新记者说,“金融业发展了这么多年,经历了多少次危机和教训建立起来的秩序,对风险管理的原则,不是说颠覆就可以颠覆的。颠覆的代价是什么?谁来埋单?”■ 财新记者张冰、郭琼、李小晓、王力为对此文亦有贡献 (编辑: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