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Gmail诞生记:十年回首
导语:美国《时代》周刊网络版今天刊登题为《Gmail诞生记:10年前鲜为人知的故事》(How Gmail Happened: The Inside Story of Its Launch 10 Years Ago Today)的评论文章,对Gmail十年前诞生过程中的台前幕后进行了全面回顾。 以下为文章全文: 如果要给现代互联网找一个起点,2014年4月1日星期四,也就是Gmail发布的那一天,或许会成为一个重要选择。 在此之前就有消息称,谷歌即将在那一天推出一款免费的电子邮件服务。就连《纽约时报》这样的大牌媒体都进行了报道。但对一家搜索巨头来说,推出电子邮件服务还是让人颇感意外。更何况,据称这款服务将提供1GB的存储空间,足足达到微软Hotmail的500倍——这在当时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所以,当谷歌在4月1日发布新闻稿时,很多人都以为这不过是一个愚人节玩笑而已。 然而,Gmail的确是实实在在的产品,而且引发了一场革命。即使以十年后的观点来看,它的重要性也是有增无减。 作为谷歌1998年成立以来推出的首款地标性服务,Gmail不仅对当时主导免费电子邮件市场的Hotmail和雅虎电邮构成了沉重打击,而且由于它具备巨大的存储空间、方便易用的界面、随手可用的搜索以及其他先进的功能,因此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它很可能是首款重要的云计算应用。它不仅对传统PC软件形成了补充,甚至希望取而代之。 就连一些令人担忧的Gmail功能,同样预示着未来的重要趋势:这款服务会扫描用户的邮件信息,以便寻找可以用于发布广告的关键词,因此引发了有关网络隐私的争议,并一直延续至今。 在谷歌内部,Gmail也被视作一个规模巨大、难以成真的项目。在正式推出前,它经历了3年的开发历程:在此期间,很多心怀疑虑的谷歌员工从技术到到理念等众多角度对这一项目进行了抨击。不难想象,这项计划势很可能令其他项目土崩瓦解,至少会降低它们的吸引力。 “对互联网来说,那是一个重要时刻。”在Gmail发布时负责谷歌多数新产品的乔治斯·哈里克(Georges Harik)说,“选择一个多年没有变化但却十分重要的服务,并对其展开调整。” 一切从搜索开始 人们经常会把Gmail当做谷歌“20%自由时间”政策最突出的例子。这项政策允许工程师抽出一部分工作时间来从事个人项目。但Gmail创造者保罗·布克海特(Paul Buchheit)却纠正了这一想法。他说,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得到了公司高层的授意,目的就是开发一个电子邮件服务。 他2001年8月开始开发Gmail,但该服务中使用的很多元素都可以追溯到他1999年作为第23名员工加盟谷歌之前。 “我以前就在开发电子邮件程序,可能是在1996年。”他解释说,“我当时想开发一款基于网页的电子邮件。我工作了几个星期后开始感觉厌烦。我从中吸取的教训之一,跟我自己的心理状态有关,那就是我必须时刻拥有一款有用的产品。我从第一天开始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开发有用的东西,然后不断改进。” Gmail最初的代号叫Caribou——这个名字借鉴自美国漫画《呆伯特》(Dilbert)中对神秘公司项目的称谓。布克海特开发的第一个有用的功能就是为自己的电子邮件引入搜索引擎。事实上,它只用了一天就完成了。它之前的项目是Google Group,专门索引互联网上的严肃新闻讨论组:他所做的就是将Google Group的超快搜索功能的索引目标,从新闻组变成了他的邮件。 布克海特的电子邮件搜索引擎起初在他自己桌面上的服务器中运行。当他寻求其他工程师的反馈时,他们都希望这项功能也能搜索他们的邮件。很快,这项功能也实现了。 由于Gmail从一开始就提供了远好于主流电子邮件服务的搜索功能,使得它从诞生伊始就具备了鲜明的特色。如果它的容量仅仅与Hotmail保持一致,也许不需要这么强大的搜索功能。毕竟,如果你只有几MB的空间,是不太可能丢掉多少东西的。 但一流的搜索需要配合一流的存储:它开启了一种全新的可能,让人们可以永远保留电子邮件,而不必因为空间限制定期删除。最终,他们决定为每位用户提供1GB的空间,他们之前也曾考虑过其他一些看似慷慨但却不够夸张的方案,例如100MB。 不过,早在谷歌决定为Gmail用户提供1GB空间前,该公司就希望将Gmail打造成一款能赚钱的产品。尽管谷歌本身就非常依赖邮件文化,但这却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样理所当然。 在发展初期,谷歌的重点始终是搜索引擎,这是它与雅虎、Excite、Lycos和其他搜索先锋最大的不同,后几家企业已经先后转型为“门户”,野心已经扩大到天气、体育、游戏、电邮等诸多领域。门户的业务包罗万象,但未必样样精通。 “无论从产品还是战略角度来看,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个糟糕的想法。”布克海特提到他的电子邮件项目时说,“他们担心的是,这跟网络搜索毫不沾边。有人还害怕此举可能导致我们死于微软等公司之手。” 幸运的是,谷歌的两位联合创始人并不在怀疑者之列。“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始终支持我。”布克海特说,“但其他很多人都不太支持。” 当布克海特的这个项目启动一两个月后,另外一名工程师也加入进来,它叫桑吉夫·辛格(Sanjeev Singh),他们二人2006年离开谷歌后共同创办了社交网络创业公司FriendFeed。(FriendFeed已于2009年被Facebook收购。)随后,Gmail团队日渐壮大,但速度并不算快;即使是在该服务2004年发布后,团队成员也只有十几人。 Gmail的第一位产品经理布莱恩·拉考斯基(Brian Rakowski)2002年加盟谷歌的第一天,就从他的上司玛丽莎·梅耶尔(Marissa Mayer)那里听说过了这款服务。他当时刚刚大学毕业。(拉考斯基至今仍在谷歌任职,目前在Android团队工作。)眼前的一切令他兴奋不已,但当时的Gmail仍然只是一个简单的草稿。 “它与现在的Gmail完全不同,甚至与发布时的Gmail也大不一样。”他说,“我当时刚毕业,满脑子都被灌输了可用性测试和目标用户这样的东西。我当时偏执地认为,只有谷歌的工程师会喜欢这种东西,但却难以吸引主流市场。我感到很痛苦。” 但整个过程中,Gmail的创造者们始终都在开发能够取悦他们自己的东西,而且认为,他们当时遇到的问题最终也会困扰所有人。“拉里说,普通用户10年后也会跟我们差不多。”拉考斯基说。 (编辑: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