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Gmail诞生记:十年回首
Gmail通过扫描用户邮件信息发布广告的行为引发了很多人的不满——甚至超出了谷歌的预想。有些批评人士认为,此举侵犯了发件人的隐私。还有人感觉,收件人的隐私权也被侵犯。广告位置不当成了最主要的抨击对象,例如,在考虑自杀的电子邮件旁刊发药品广告。有人还质疑谷歌究竟搜集了哪些信息,以及信息究竟会保留多长时间。 由于Gmail起初只面向少部分人推出,令很多人不得不在eBay上出高价购买账号,导致他们凭借主观臆断产生了反感情绪——尽管这一切都不符合事实。“我去参加朋友的朋友的聚会时,由于人们并不知道我在参与这个项目,所以他们会谈起Gmail。不过,他们因为没有机会使用这项服务而产生了一些误解。”拉考斯基说。 隐私保护组织的反应极其迅速。4月6日,31家隐私保护组织和隐私支持者共同签署了一封发给佩奇和布林的公开信,对Gmail表达了担忧,认为它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要求谷歌在解决相关担忧前暂停该服务。“通过谷歌这种方式扫描个人通讯信息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他们警告称。 就在谷歌的后院,加州州参议员利兹·菲古罗阿(Liz Figueroa)也向谷歌发信称,无论对谷歌还是谷歌的客户来说,Gmail都是一场灾难。她随后起草了一份议案,要求所有出于广告目而扫描用户电子邮件的公司,必须获得用户的许可。(等到加州参议院通过这项立法时,很多人都冷静下来,而其中的这项义务也已经删除。) 谷歌在应对这个问题时倾听了批评者的建议,在Gmail网站上详细阐述了该公司的政策,并且转载了一些记者的有利评论。它并未向那些希望彻底改变Gmail的人投降,而且对反对其服务的人所采取的不负责任的行为给予了回击: “当我们对Gmail进行有限测试时,我们希望该服务能够获得广泛关注。但我们并未预料到某些隐私激进人士、媒体编辑和立法者的反应,他们中的很多人没有见过Gmail就认定它有罪。有些激进人士和组织拒绝与我们沟通,甚至不肯试用他们所批评的服务,这令我们非常意外。在阅读与Gmail有关的新闻时,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与事实不符和断章取义的情况。对Gmail的误解已经在网上流传开来。 这对谷歌来说非常不幸,但我们为什么应该关心这个问题呢?因为这可能影响到你们自主决定如何阅读邮件的权利。这些对我们有误解的人威胁要通过立法手段,剥夺合法而有用的用户选择,但他们瞄准的却是我们服务中的一些无害且重视隐私的方面。与此同时,这些观点还转移了目标,没有把重点放在所有电子邮件系统都存在的真正的隐私问题上。” “10年后,当我们回首这段历史时,或许会满怀疑惑。”始终支持Gmail的美国电子杂志Slate编辑保罗·鲍丁(Paul Boutin)当时写道。事实基本如此:2012年,当谷歌最后一次公布Gmail的运营数据时,该服务已经拥有4.25亿活跃用户。这足以表明,对Gmail广告行为的不满只是少数人的观点。不过,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平息。至今仍有很多官司在审理,而微软也在不断对用户表示,这正是选择Outlook.com——也就是Hotmail继任者——的理由。 十年后的今天 在Gmail 2004年诞生时,有一个重要问题并未得到人们的关注:它的开发者从一开始就为它规划了旺盛的生命力,使之得以长久传承。现在的Outlook.com和雅虎电邮与10年前的微软和雅虎电子邮件服务已经没有任何关系,而Gmail尽管也增加了很多功能,而且进行了重大的改版,但Gmail始终是Gmail。 “我想不出还有哪款应用能在10年后仍然与最初的版本如此接近。”福克斯说,“对于使用第一版Gmail的人来说,即使突然变成现在的版本,它仍然可以理解Gmail。他们知道如何使用几乎所有的东西。” “这款产品的真谛源自我们的持续关注,我们始终都在努力解决用户遭遇的问题。”Gmail现任产品经理亚历克斯·高利(Alex Gawley)说,“如果你回顾2004年,当时的电子邮件用户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必须因为容量不足而删除信息、无法找到邮件以及垃圾邮件泛滥。”而如今,Gmail的重大机遇在于提供更多以行动为导向的功能,以及针对手机和平板电脑重新想象这款服务。高利表示,这些挑战足以让Gmail团队再忙10年。 当然,无论Gmail多么别出心裁,它现在都已经属于老牌服务。当Mailbox和Alto等新兴应用和服务脱颖而出时,他们都会努力调整由Gmail创造的用户体验。任何一款新服务的开发者都希望颠覆谷歌,就像谷歌在2004年颠覆微软和雅虎一样。 然而,电子邮件的某些问题或许并不是硅谷的精英所能解决的。当我给布克海特的Gmail邮箱发邮件,希望就这篇报道对他进行采访时,我收到了一封自动回复的邮件——他当时正在邮件查看的空档期,需要过一段时间才会查看收件箱。“Gmail之父”是否认为电子邮件又出问题了? “电子邮件的问题在于,当今的社会风气已经变得很差。”布克海特说,“人们已经形成了随时在线的文化,所有人都渴望得到即时回复。无论是周六凌晨2点,还是什么其他时间,人们都认为你会回复他们的邮件。人们已经不再有假期,人们都成了电子邮件的奴隶。” “这不是技术问题,不可能用计算机算法解决,这主要还是社会问题。” 看来,2004年解决电子邮件问题的人认为,唯一能够在2014年或者未来解决新问题的,是那些每天都使用它,甚至有时会滥用它的人。(书聿) (编辑: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