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https://www.0511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互联网企业借势资本:补缺、卡位、阻击、布局

发布时间:2014-04-15 08:21:17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站长网
导读:编者按/资本市场已经不仅是国内互联网企业垂死前的“救命药”。企业们已经学会利用资本市场达到自己的特殊目的。阿里巴巴放言2014年年内上市,上市前通过大量收购获得更多

但眼下的百度急需线下资源来整合O2O业务,这也是腾讯花巨资入股大众点评的主要原因。

“之所以先选择旅游行业,正是看中了携程行业老大的地位和其拥有的去哪儿甚至是百度都没有的线下资源。百度是选择了成功率最高行业来打响自己在O2O的第一战。”易观国际分析师郭洋说。

按照腾讯收购京东(滚动资讯)的逻辑,腾讯需要京东的市场地位和资源,而腾讯旗下的电商网站易迅一直不温不火,腾讯选择让京东先并购易迅,让这个电商雪球越滚越大,最终腾讯入资并逐步控股京东。

事实上,百度、携程、去哪儿也是这种关系,百度入股在线旅游行业巨头携程,代价是让携程并购去哪儿,成为在线旅游行业的巨无霸,最终百度再入资或控股携程完成其O2O战略。

“去哪儿的核心优势是平台和搜索,携程的优势是OTA,百度缺的是OTA的线下资源,而去哪儿的优势却与百度的强项相重合。这么看来百度会让携程整合去哪儿。”郭洋说。

2013年去哪儿上市时,对去哪儿高层的解冻期限是180天,也就是今年4月底。去哪儿网总裁庄辰超曾对外表达自己是个并不安分的人。有消息称,庄辰超很可能在禁售期后套现离开。这也就意味着携程网董事长兼CEO梁建章将负责携程和去哪儿的整合工作。而梁建章接手后的第一项工作,可能将是砍掉去哪儿的OTA业务,只留下搜索平台。

眼下,百度、携程、去哪儿三者的收购、整合细节尚未出炉。在于斌看来,百度收购最大的阻碍应该是在价格上没有谈拢,因为百度在收购策略上一向走的是比价,只有在价格达到百度预期的底价后才会实现。

抢位

盈利未可期 途牛上市幻象

李立

在线旅游预订平台途牛旅游网,日前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招股说明书,申请在纳斯达克上市,计划融资1.2亿美元。如果赴美上市成功,途牛将成为继携程、去哪儿、艺龙网之后,第四个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在线旅游类公司。

但是种种迹象表明,途牛的上市之旅充满了冒险与机会主义。2006年10月成立至今,途牛仍未能盈利。据招股书披露,途牛2013年净亏损为7963万元,2012年净亏损为1.07亿元,2011年为9200万元。另外一面,历经四次融资后,途牛的股权结构也发生了微妙变化,创始人占股比例不断削弱,第一大股东为DCM,持股占比23.5%,红杉资本等多个风险投资均有持股。在业内人士看来,在未来盈利状况不明确的情况下,不排除投资人谋求上市套现的可能。

根据途牛网招股说明书显示,该公司2013年总营收为19.62亿元,高于2012年的11.20亿元和2011年的7.72亿元。其中,跟团游业务营收为18.93亿元,2012年这一数字是10.75亿元,2011年是7.51亿元;自助游业务营收为4880万元,2012年是3240万元,2011年为1760万元。

但劲旅咨询总裁魏长仁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途牛披露的营收数据的微妙之处。从IPO文件来看,途牛业务包括三部分:团队游、自助游以及其他。其中,团队游是途牛主要收入来源。“团队游部分,途牛没有按照携程等美股的通行算法,而是比照A股,将交易量流水全部计入营收,自助游则是按照佣金计入营收。”进行这样技术化的处理,有利于途牛进行估值。

“从目前的业务结构看,途牛更强调团队游,但是从未来看,自由行占比一定会越来越重。” 魏长仁指出,从盈利模式看,途牛实际上是做分销渠道,利润率有限;和传统的大旅行社相比,势必投入更多的营销与广告费用;而携程等大体量的竞争对手也在加速切入休闲旅游市场。在利润率有限,营销成本和人力成本逐渐走高的情势下,即使上市成功,途牛也很难在短期内盈利。但上市对途牛来说好处不小,会获得大笔资金,对参与市场竞争也有相当好处,也增添了傍大树的可能。

记者尝试联系途牛相关人士,针对数据包装之说,该人士表示不予回应,仅表示一切以招股说明书为准。

阻击

58同城资本扩容 欲抄赶集网“后路”

吕静

上市仅5个月,58同城就启动了增发权益。3月28日,58同城(纽交代码:WUBA)发布公告宣布完成了IPO之后的首次增发。

根据公告显示,此次增发总计规模为600万份ADS,其中400万份来自之前的投资机构,200万份为新发股份。此次增发价格为38美元/ADS,相较仅5个月之前的IPO定价17美元,翻了一倍。按此价格计算,此次交易规模为2.28亿美元。增发完成后,58同城手中将持有4亿美元现金。

上市公司增发股票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企业股东或管理层欲套现走人,二是从资本市场上获得更多资金,进而再投入。对于上市后的58同城来说,哪种结论更符合现在的剧情?

全面收购信号

58同城是信息分类网站中第一个“上岸”的企业。其直接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赶集网。

根据alexa网站排名显示,58同城当前alexa排名约为600名左右。赶集网当前的alexa排名约为2000名左右,也就是说,58同城在流量方面超赶集网约3倍左右。业内人士曾普遍认为:“除非58同城犯致命的错误,否则赶集网没有超越的可能。”

58同城股票增发文件显示,增发所获得的资金将用作投资和收购。这为其后续开展投资并购动作增加了灵活性。

据58同城相关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公司的并购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分类信息领域,也就是58同城的主营业务。另一个则是与58同城各业务相关的垂直或地域性网站。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信息分类网站具有市场规模的除了58同城外,就只有赶集网,这为大家提供了足够的想象空间。有意思的是,2011年优酷增发后,也是先壮大了资金实力,随后拉开与行业第二位土豆网的差距,最终收购土豆。

2014年,阿里巴巴、京东、新浪微博将依次IPO,而唯品会在资本市场的爆发给了国内互联网再次IPO的信息,其中也包括赶集网。

虽然赶集网CEO杨浩涌一次次在公开场合强调没有上市时间表,但他也曾暗示,如果赶集网两年内做到招聘行业第一时会寻求上市。

“我们明年的重点是不断扩大移动端优势,并继续加强招聘、房产等强势业务的增速。” 58同城公关负责人宋晓曦说。

这样看来,获得资金的58同城肯定不会给赶集网这个机会了,但赶集网面对着大量的市场推广费用和亏损的账面,只有再融资和上市才能解决。

(编辑: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