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https://www.0511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产品 > 正文

从小众到风口:腐文化的发展史,及其商业化困境

发布时间:2016-02-23 16:48:36 所属栏目:产品 来源:百度百家
导读:这篇文章就是试图解答:腐文化从何而来,未来如何?为何腐文化的受众是腐女,她们又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如何成为了商业化的根本阻碍?腐女和资本又该如何看待商业化大潮?

于是传统女性的代表特征不再能取得认同。然而整个世界都还没完全实现男女平等。女性面对着工作和家庭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在恋爱和婚姻问题上女性尤其容易陷入传统的贤妻良母三从四德的公式性观念。逼婚、女汉子、剩女等不是空穴来风。文化消费方面,主流商业社会是以父权主义为主的,所以主流商业产品都是以男性的视角进行的艺术创作。比如亲密场面多是从上到下的男性镜头视角,这样作为主流的男性观众会得到快感。

腐女无法从那些作品中对女主角有身份认同。于是她们自己动手通过腐对性别角色的模式提出挑战,比如干脆把不符合审美的女性角色去掉,直接实现平等。最极致的婚姻的定义也被重新改变。在腐作品里面男男成立家庭,并且领养小孩(很多时候就是剧中的其他年轻角色)。传统的男性视角变成了女性观看不止一个而是两个男性。

腐文化最早就是从女性反抗开启的。日本最初的腐作家来自于被职业画师圈子所抛弃的女性从业者。西方最早的slash作品是因为以白人男性为主的科幻题材没有给女性观众展现女性视角和感受的机会。

1.3 性别开放促使腐文化发展

不止女性崛起,全球化的性别开放趋势和解放运动也保证了腐的方向得以持续。

酷儿理论(queer theory)是指任何反对将性别和身份认同刻板划分的行为的总称,是对一种大而全的性别及取向的反抗,包括了对限制LGBT的整体反对、对异性恋刻板教条观念的反对,以及对于男女两分性别的反对。其结果包括中性的崛起;或者不同于以往男主角都是高大威猛肌肉男,腐里面的男主更强调美丽和感觉,更像metrosexual(都会型美男)。

这样来讲,腐其实是跳脱了传统的性别观念。男男在一起并不一定是同性恋,而是超越了性别的纯洁爱情关系。腐女和同性恋或者同性恋支持者不是完全等同,实际上大部分腐女都是直女。很多腐女并不带有意识或者政治元素,只是单纯喜爱。这种开放观念是互联网对年轻一代带来的改变,所以腐女以青少年女性居多。

可以想象,当现在的腐女通过同人和粉丝社群累积的文化资本,成为了职业作家或者主流商品创造者后,他们在对待同人和腐等小众文化时会更包容和得心应手,于是更加促进从小众到大众的融合。

二、腐文化核心问题:非商业化本质

图2:针对粉丝、同人、腐女概念的关系展示

腐文化 她经济 商业模式 粉丝经济

图3:针对同人、礼物经济和社区、社群的关系展示

腐文化 她经济 商业模式 粉丝经济

2.1 腐女是基于同人和社群的

腐文化多是由同人组成的,是对源作品的腐向改编或者重新配对,包括文、图、影、乐等形式。同人实际上是以进一步生产的形式对源作品进行了进一步消费。

腐女有天然的社交和社群属性。社区和社群的最大分别在于这个部落里的人们是否互相交集、产生关系。腐女的同人内容需要寻找新的消费者以及支持者,所以腐女聚集以形成社区。并且腐女互相之间的联合创作需求、身份归属需求以及社交需求迅速将社区升级为社群,甚至粉丝之间像延展的家人关系一样。腐女社群一直都在,之前是通过粉丝杂志(fanzines)以及小型线下聚会的形式。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腐女的群体活动变得规模和形式上更加复杂但是过程上更加便捷。

与其他粉丝相比,腐女更重视社群。腐女需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私密又自由的地方不用顾忌太多地表达自我,并在这里进行社交活动。社交活动甚至超过了作品本身成为了腐女参与的原因。比如共同创作很有可能是形式大于主题本身,更主要的是女性在这种互动中形成联结,产生积极的情绪。实际上,广义上的粉丝社群有史以来也多半是以女性粉丝为主。

(编辑: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